9月10日,教师节。当记者约好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代表全体裁判员、官员和分级师庄严宣誓的郝国华进行采访时,恰巧他的一位学生来了。32年前的一对师徒,就因为老师的此次“宣誓”而重逢。他的学生说:“那一刻,全世界都看到了,我也找到了老师。
北京残奥会上,作为总裁判长的郝国华也遇到很多感动的事。他说,由于盲人门球,运动员完全要借听力来判断球的方向,因而比赛进行中场馆必须保持安静。无论是场馆入口处的“请将手机调为静音”的提示,赛场四角设置的噪音监测分贝仪,还是现场志愿者举的“静”字告示牌,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内全方位告诉观众,一定要保持安静。只有当队员进球时,现场才爆发出短暂的雷鸣般掌声。而且,观众的掌声不仅属于中国队。国外球队进球时,观众同样也给予热烈的掌声。“观众能很好地配合这项运动的要求,营造了最佳的比赛氛围,真令我非常感动,”郝国华说。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赢得了世界广泛赞誉,作为开幕式的重要一员,郝国华还向记者描述了一个令他为之动容的细节:从开幕式当天下午两点左右,他和盲人运动员宣誓代表、护旗手以及很多参加演出的小演员都一直在后场站着等候,一直到晚上开幕式结束,大家都是在异常疲惫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并以非常饱满高昂的情绪出色地完成了开幕式的演出及宣誓任务,“朋友后来告诉我,当看到盲人门球裁判代表宣誓时,他周围的二三十名外国记者都兴奋地欢呼起来……”说这话时,郝国华仿佛又回到了那神圣的焦点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