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各界

用声音“写”出动听残奥会 9个人的特别工作室

  “中秋节电脑服务器好像也想休息,节目差点儿就没法直播了,幸好有网友‘救驾’。”在位于丰台区西罗园的1+1视障人声音工作室里,傅高山和同伴呵呵笑着,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说得轻描淡写。这是一个由1名肢残人和8名视障人组成的非营利工作室,制作残奥会节目并通过网络电台播出,“台柱”杨青风是此次残奥会中唯一的国内盲人注册记者。

  ◎采访

  握盲杖拄双拐奔波赛场

  残奥会开始前的一周,青风成为国内唯一的视障注册记者,和老搭档解岩制作残奥会节目。“我们主要是想让残疾人,尤其是视障人感受奥运,所以节目用网络电台播出,名称是《咱们的残奥会》,每天100分钟。”解岩说,过去的残奥会从来没有过中国的残障记者,“这一次,在八千多万残疾人中,终于有了我们自己的声音!”

  浏览过去15天的节目,有残奥会新闻中心发布会的现场采访,有9月6日开幕式的现场连线,也有中国盲人门球队赛后的第一时间专访……“我们的节目会一直做到17日残奥会闭幕,青风和解岩也会一直呆在第一线传回最新的采访。”

  青风每天一手握盲杖,一手拿着巨大的采访机,和拄着双拐的解岩奔波于现场。“解岩就是我的眼睛。”青风笑着说,“采访残奥会我主要负责视障项目,他负责肢残项目。”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也有些项目我们要共同合作,比如赛艇。”

  ◎视角

  分享残奥的快乐和成就

  解岩一般用双拐,但偶尔也会坐轮椅。“坐轮椅一方面是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体会全天候需要轮椅的残疾人的感受。”乐观的他并不避讳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自己总结了“肢残人参加会议的五大尴尬”。“第一个尴尬,水杯里没有吸管,没有双臂的人就没法喝水,还有自助餐,拄拐的人就吃不了。”他说,“你看,我们每天都在解读残障。”

  而每次采访,青风的提问总是出人意料。“比赛结束后我会问他们,你觉得观众认为你什么地方最好看?”青风说,其他媒体的记者可能更多地关注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如何艰苦,“但我觉得,残奥会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除了自强不息,还应该有快乐和成就。他拿了金牌,他的感觉跟奥运冠军是一样的!”

  青风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开会讨论以后节目的走向,“残奥会结束后,我们的电台节目仍然会继续下去,内容主要是以关注残障为主——我们的主要受众是盲人,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内容。”

  ◎沟通

  播音时碰胳膊肘来暗示

  在他们的工作室里,有专业的录音、调音设备,还有一个改造的录音室。因骨癌致残之前,解岩曾是一位IT精英,在这里,他的专业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我们在电脑上安装了语音软件,屏幕上出现什么,就会被读出来,还有专门按照盲文设计的输入软件,上网查资料都没问题。”

  “残奥会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用网络电台直播。”青风说,他们不得不想出许多奇妙的招数来保证直播顺利,“我们特意安装了一个门铃,播音时导播有问题,就通过这个门铃来提醒我们。如果是两个主播一起做节目,有问题没法停止,又不能写字条,就用‘碰胳膊肘’来暗示,像‘密码’一样,不同次数代表不同含义。”

  工作室语录

  解岩:我们认为1+1=2,是希望告诉大家,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像1+1=2那样简单、真实;我们也理解1+1可以小于2,因为我们想拉近健全人和残障人的距离;1+1也可以大于2,因为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我们觉得1+1还可以等于1,因为是不同的1组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最后变成更大的1。

  杨青风:你去欣赏话剧、欣赏音乐、欣赏奥运会,同样可以去欣赏残奥会,这可以说是生命感动生命。你也可以完全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残奥会,你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美的艺术。

  杨青风:通过这个节目,我们有了自己的声音,我们希望人们了解真实的残疾人的生活,让残奥会显得不那么遥远——我想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要达到的。

  (据《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李林蔚)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