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死气沉沉的废墟里,指望某一个决策者来拯救中国足球的想法并不现实。因为这是一项庞大和复杂到近似“不可能”的任务,但如果这个人有足够的才能和智慧来找到一条打破黑暗的明路,那至少让人们可以看到“重生”的机会和希望。
“百年计划”为先决条件
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宏伟的规划。中国足球同样急需一张长远的、切实可行的蓝图来指导其发展方向和行动,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蓝图,中国足球只能继续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样的蓝图,中国足球只能重复着围绕某一届世界杯和奥运会来大搞“指标足球”、“政绩足球”的黑色之路;如果没有这样的蓝图,中国足球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以近10年来发展极其迅猛的日本足球为例,他们由10年前的亚洲二流成为现在的亚洲顶级,甚至在世界足球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日趋成熟的J联赛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一切都归功于前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于1996年推出的一份雄心万丈的“百年计划”。这份计划的目标是让日本队在2050年夺取世界杯冠军———他们所追求的最高梦想。尽管这样的计划在当时看起来很荒诞,但日本的足球人却以此为指导而一步步地努力,不断加强足球在日本青少年中的普及,通过学习、模仿巴西和欧美高水平国家来提高技战术水平,又逐步完善其国内职业联赛的模式,使得整个日本足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于问题遍地的中国足球来说,现在其决策层已经不能仅仅从某几个零星的局部去修补和改进,而应该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多听取有识之士的声音,学习日本足球的成功经验,明确我们的“百年计划”和梦想,确定实现这个梦想所需经过的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之后再进行具体工作的分工和细化。只要在大方向和模式上找对了路,拯救中国足球也就迈出了先决性的一步。
“技术革命”势在必行
中国足球的许多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体制问题,从深层次上来说这的确是中国足球的一大“死穴”,但在这一问题过于复杂和很难得到解决的背景下,一场纯技战术领域的革命是更加现实和有效地拯救中国足球的办法。
“技术革命”是简化复杂问题的有效办法,假设、仅仅是假设现在的中国队可以在短期内连续战胜伊朗、沙特和日本这样级别的球队,且在技战术内容上不落下风,那国人对中国足球的负面印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因为所谓的“成王败寇”在足球上基本适用。
上述假设在短期内当然无法实现,因为中国足球在技战术水平上来说还处于“石器时代”,且在发展方向上也并没有向着现代足球所提倡的技术趋势前进,而是继续在一个混沌的、可笑的、盲目的原始世界里扭曲地徘徊。
比起在世界杯预选赛和奥运会上惨败的尴尬结果,中国足球队在比赛内容上所体现出的落伍更让人觉得耻辱,当日本队熟练地运用欧式的整体传接战术和巴西式的精湛脚法时,我们还在一味强调身高体壮和个人速度;当韩国队将整体传球速率提升到欧洲水准时,我们还在一味夸大比赛作风和精神面貌的作用;当日本人的技术流踢法和韩国人的快节奏踢法逐渐被世界所知时,我们听到的却屡屡是“没有特点就是中国足球最大的特点”的评价;当亚洲各队都在聘请洋帅、向现代足球逐渐靠近时,我们却继续向着原始和荒蛮的深渊坠落。
中国足球缺乏优秀的教练,从戚务生、朱广沪到殷铁生,这些土帅的技战术思路落伍已经被一次次的惨败证明,而青少年教练更是普遍水准低下,有了这样的“老师”,中国球员的低水平和战术思想落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中国足球必须要从上至下地进行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像日本足球学习巴西以及聘请特鲁西埃学习欧洲整体战术那样,将一种合适的先进技战术思想普及到各级球队中,形成一种明确的风格和战术体系。
中国足球曾学过德国风格、巴西风格、英格兰风格、荷兰风格,但这些都仅仅是在某个国字号球队聘请某个外教,仅仅是一些试验性质的小规模尝试,从没有像日本那样把一种统一的风格植入全国。如果中国足协的决策者可以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并通过合理的程序来得出“技术革命”的方向,中国足球就可能会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扫清青少年普及的几大障碍
一个国家如果有数量巨大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就意味着其足球水平有很可靠的保障。但随着中国足球的堕落,近几年来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人口飞速下降,据中国足协青少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注册青少年球员还不到7000人,如此可怜的数字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青少年“无人踢球”的凄凉现状。因此,足协必须要加强足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而要想加强普及,则需要先扫清以下几大障碍。
第一,由于前几年假球和黑哨横行赛场,加上频频出现球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中国足球在国内已经成为被妖魔化的对象,这直接让许多青少年远离足球;其次,中国足球体教结合的模式尚未有进一步的探索,青少年的家长出于对其孩子文化课学习和未来出路的担忧,而限制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再次,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的扩张,足球场的数量和面积在不断减少,大多青少年根本就找不到踢球的地方;第四,踢球的青少年缺乏科学的指导,既没有好的教练,也没有好的教材,即使他们喜欢上这项运动,也会养成许多错误的技术动作和习惯。这样一来就很难从普及走向提高。
要想清除这些障碍,仅仅依靠中国足协的力量无疑是不够的,比如在治理“假”、“赌”、“黑”上还需要公安部门的合作;在解决中国足球被妖魔化的问题上,还需要媒体的配合;在解决青少年球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上,还需要教育部门的配合;在解决球员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和足球场地匮乏的问题上,还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但不管怎样,足协的决策者应该主动拿出具体的方案寻求解决之道,尽一切可能来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数量。
联赛重生需要改革运营模式,更需要提高竞技水准
一个只有高竞技水准却没有很好的运营模式的职业联赛是可惜的;一个空有很好的运营模式,却只有很低的竞技水准的职业联赛是可悲的。前者的可惜在于坏的运营模式无法让天才球员的才华和光芒放射到更大的范围,去吸引更多的观众;后者的可悲在于好的运营模式在坏的竞技水准之下无从运转。
中国的足球联赛不像欧洲联赛那样有着高水平的“先天优势”,只需要后天改善运营模式去配合这样的高水平就能实现繁荣。中超首先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情况,因此后天即使很好地改善了运营模式,但还是将在根本上受制于竞技水准低下的难题。
甲A初期的那几年,职业联赛的运营模式和现在的相比没有多少先进性可言,而联赛的水平却比现在的中超要高,比赛也比现在要真,国家队的技术水准也比现在要高,那时各地体育场往往爆满,热情的球迷和大量的媒体报道让职业联赛实现了初期的繁荣。但很快,随着越来越多的赞助商和资金介入,物质财富增加的职业联赛却在竞技水准、运营模式和联赛环境上开始走下坡路,球员的心思不再放在提高技术上。许多球迷在新鲜劲过后,逐渐认识到这样的联赛不值得去看,而假球和黑哨更让许多球迷选择远离,职业联赛的上座率和收视率锐减,赞助商开始撤退。到了现在,随着国字号球队频频溃败,球迷对职业联赛的态度也降到了冰点。
中超联赛在现在的“崩盘”状态下要想东山再起,就必须立足于提高竞技水平,并用改善运营模式为其服务,这两者有一个主次问题。对于现在的中国球迷来说,俱乐部和足协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联赛环境的整治也只是最起码的条件,他们真正想看到的,是一个竞技水平和精彩程度可以持续提高的联赛,是一个可以在技术水准上让他们看到希望的联赛。
足协的决策者只有想办法去重点解决联赛竞技水平低下的问题,同时改善联赛的运营模式和环境,才能让球迷重新关注职业联赛。当球迷重新回到赛场和电视机前时,商业赞助和各方的支持才会随之而来,而试图在一个水平不断下降的联赛上得到利益或是创造繁荣景象的想法就像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支点。 据新华社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