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名将托马西带着“成为新的马可·波罗”的梦想穿上了天津队球衣,这被认为是2009中超回暖的一个小小信号。不过中超能否真正回暖,一个托马西说了不算。至少,从过去若干年那些来中国的大牌外援们身上,我们未能看到更多的积极因素。
日本J联赛的早期也曾大肆搜罗世界级大牌球星。1992年,J联赛启动,当时,济科、莱因克尔、利特巴尔斯基三大过气巨星来日本淘金,英雄虽已迟暮,却迅速聚敛了J联赛的人气。而1995年在甲A联赛呼风唤雨的瓦洛嘉,不过是俄罗斯的一个大学生球员。
此后,斯托伊科维奇、莱昂纳多这样正值当打之年的球星也来到日本,后来慢慢的,中国也有了马洛维奇、内梅切克这样的大人物。甲A联赛比J联赛晚启动两年,但那个时候,我们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追赶,不像现在,有种被“套圈”的感觉。
礼聘巨星的初衷,中日两国都有炒作、培育市场、聚敛人气的需要,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两国联赛的差距一目了然。加斯科因把甘肃天马告到了国际足联,扬克尔在上海申花成了昂贵的替补,与此同时,济科在日本退役后执起了日本国奥和国家队的教鞭,吕比须(洛佩斯)、阿列克桑德罗·桑托斯(三都主)更是入籍日本,征战世界杯。中日两国联赛在规范国际转会运作、经纪情报搜集、大牌外援管理,乃至与外籍足球人情感交流沟通上都存在明显差距。当年风靡甲A的马科斯一度有意入籍中国,但最终成了玩笑。马科斯还曾在深圳因暴打一个入室盗窃的小偷而被关进警局,而斯托伊科维奇在为名古屋鲸八队效力十年后退役时,俱乐部给了这位英雄球衣号码退役的殊荣。
也并非所有大牌外援来中国踢球都是不着调的旅行,马洛维奇、内梅切克、阿尔贝茨这几位,除了让中国足球开眼看世界,更给其效力的俱乐部带来了竞技上的实惠。但十五年的职业联赛,这样的成功范例凤毛麟角,遇到,只是机缘凑巧。
空降中超的托马西会成为下一个阿尔贝茨还是下一个加斯科因,要看缘分和实践。但他想成为下一个马可·波罗看上去不太可能,与马可·波罗那个时代相比,中国如今对国际友人的态度早已宠辱不惊、见怪不怪。(岳进)
(责任编辑:小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