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体育周报)图为:“无论我要求约翰做什么,他都能办到。”这是斯隆对球员的最高评价。
名人堂斯隆&斯托克顿 《体育画报》杰克·麦考伦
2002年冬天,约翰·斯托克顿退役前的一个赛季,我问他:“为什么你老是在半场进攻时习惯性地看教练席上的杰里·斯隆打手势?”毕竟,斯托克顿已经是在联盟征战了18个赛季的老将了,他的决策能力和篮球智商足以位列NBA历史前五位。斯托克顿摆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仿佛我问的是:“你钓鱼时,为什么要用鱼竿?”对他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我为什么不呢?”斯托克顿说,“他是教练,球队由他来指挥。”仅此而已。
斯托克顿,蓝领版斯隆 之所以让斯托克顿和斯隆同时入选篮球名人堂,是因为这对完美搭档成就了NBA历史上最精确的进攻体系之一。通常情况下,人们印象中的斯托克顿是这样进攻的:他快速而谨慎地运球推进,抬着头,睁大了双眼,从容地搜索着助攻对象。进攻时间还剩七八秒,卡尔·马龙拉到高位掩护,斯托克顿趁机摆脱防守队员直冲篮下。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上篮时,他却用一个击地传球助攻“邮差”完成进攻。不过,我印象中的斯托克顿式进攻却是另一回事:他带球推进到前场,把皮球传给两翼的球员,转身挤进拥堵的三秒区。在恰当的时候,他会溜到中锋或大前锋的身后,架起胳膊重重地顶一下对方的后腰,而可怜的大块头往往会将他撞到距离篮筐更近的地方,接队友传球完成上篮。从这一点来看,斯托克顿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前公牛球员斯隆。在11年职业生涯里,斯隆以防守强悍著称,他的得分(14)、篮板(7.4)和对抗(曾和张伯伦发生冲突)能力也相当不俗。在斯隆看来,作为NBA历史抢断王的斯托克顿就是一个蓝领版的自己。“无论我要求约翰做什么,他都能办到。”这是斯隆对球员的最高评价。当我让斯托克顿评价他的教练时,他答道:“让队员养成正确的习惯——这便是斯隆的精髓。”
他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尽管保守的盐湖城造就了斯隆和斯托克顿固执低调的性格,但两人并非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比如,斯托克顿从来没碰过香烟,据我所知,他也从不饮酒。但斯隆,自打1984年执教爵士以来,他这两样一点也没少沾。球场之外,斯隆的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家中的酒吧间里,用酒精和香烟来解决球场上的苦恼。他的第一任妻子波比·斯隆在去世前曾如此评价她的丈夫:“我和那个男人结婚37年了,至少其中的11年是很美好的。”好在,那11年不是开头,而是结尾。斯隆说,他早在1998年就戒了酒,几乎在同一时间,他借助一种抗抑郁的药物戒掉了烟。从波比2003年冬天查出患有胰腺癌到2004年6月去世,老两口的感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后来,斯隆又结了婚。球场内,他仍然忍不住冲队员咆哮,喜欢找裁判的麻烦;但球场外,他俨然成了一个居家好男人,过着无聊但幸福的生活。换句话说,这是斯托克顿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我至今记得2002-03赛季造访爵士更衣室时的情景:斯托克顿的三个儿子安静地坐在衣柜周围,他介绍我和几个小家伙认识,他们都很礼貌地站起来和我握手,完全是他们父亲的迷你版。现在,三个小伙子都已成长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效力于他们父亲的母校刚萨加高中。尽管我从未亲眼看过他们打球,但我敢打赌,他们的基本功一定很扎实。斯托克顿和斯隆最大的不同是:67岁的斯隆仍然难以割舍对篮球的热爱,而斯托克顿则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家庭生活之中,极少有关于他的报道见诸报端。只有在爵士比赛或盐湖城的其他活动(比如2月份爵士老板拉里·米勒的葬礼)中,人们才能看到斯托克顿惊鸿一现的身影。
不公平?他们不在乎 最后,我不得不谈谈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斯托克顿和斯隆至今没能拿到一枚总冠军戒指,迈克尔·乔丹的公牛队两次在总决赛中击碎了他们的冠军梦。更不公平的是,斯隆执教生涯从未得过一次年度最佳教练奖,尽管他在犹他的20年里只缺席过3次季后赛;而斯托克顿,作为“魔术师”约翰逊(有时是伊赛亚·托马斯)的继承人,仅仅入选过两次NBA年度第一最佳阵容。对于一名在抢断和助攻两项数据上均列联盟历史第一的球员来说,这样的认可显然不够充分。
然而,当他们都表示“不在乎那些玩意儿”时,我相信他们说的是实话。支撑他们的,是日复一日对篮球倾情投入的无限渴望。我很高兴他们能同时入选名人堂。当斯托克顿站起来发表入选感言时,没准他会先看一眼斯隆的手势,然后再开始演讲。毕竟,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正确习惯”。
(责任编辑:mich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