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但这一对体能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却更多地体现在交通工具上,其运动水平难与世界一流水平相媲美,而能够达到争金夺银的项目则更是屈指可数。为什么欧美人在这一项目上能独霸天下,而亚洲人却只能作陪衬?在场地自行车全国锦标赛的现场,记者独家采访了世界著名场地自行车教练,也是我国优秀场地运动员郭爽的教练法国人莫雷龙及体能教练安德烈。
首先,莫雷龙不承认记者提出的人种差异论,而认为中国并不缺少身体条件出色的运动员,“他们的身体素质、肌肉、体魄看上去都很棒,像天津的郑璐璐、吉林的宫晶杰、黑龙江的林俊红、江苏的张蕾、上海的钟天使、河北的关瑞等等。”莫雷龙一一列数着。他认为,这些运动水平上不去的更多原因是受制于训练水平。“这些运动员最需要的是科学系统的训练技术和手段,尤其是加强场地多组、反复、大量的有车训练。比如原地出发,起车反应,发力的时间和节奏等等,这些都需要他们进行反复细致的训练,而不是只是做一下了之。”他特别强调计划的针对性和原地起车训练的重要性,而且不止一次地强调要严格地反复多组地训练,这样才能对技术把握得炉火纯青。
而对于中国教练的训练,体能教练安德烈也颇有感触。在全国锦标赛开赛前,他在为期两周的全国教练员培训班上讲述了体能训练的方法。而令他不解的是,当他拿出一个一个如何训练500米运动员的计划,“我从运动生理开始讲起,讲心脏、血液、心率等在运动中的关系和作用时,他们都跟我说‘NO,NO’(不用,不用),你就把你的计划全拿出来,我们按你的练就行。”安德烈摆着他那粗壮的胳膊说,“但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们不问为什么,而只对训练计划感兴趣。但这样是不可能做出来符合运动规律、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计划。”安德烈认为要想训练出一个运动员,“你必须掌握很多人体科学知识,而且也必须要研究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成绩及特点,根据他在起车或冲刺时的表现及数据,来分析出他需要加强那方面的训练,以辅佐主教练提高他的运动成绩。”
而更令这两位老外不解的是“为什么训练时间和一些安排主教练不能说了算”。他们还给记者讲了一个训练插曲。在安德烈讲训练间歇与体能恢复课的时候,中国的一些队员和教练都不能按他的要求不打折扣地完成,而是在训练中一通紧催,并压缩训练。最后他才弄明白原因是队员们快赶不上饭点了。“在法国是教练说了算。‘去通知厨师,开饭时间后移,训练还没完,让他们等着’,可你们这里却是大厨师说了算。”他半开玩笑不解地说。他认为,“实际上教练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弄懂心率、血液、心脏等在运动中的作用,而吃饭的时间安排也是很科学的,必须和训练计划紧密相连,它与人体血液当时的工作部位有密切的关系,对运动员非常重要。”两名外籍教练一再地强调,要培养一流的运动员,那么“教练就必须一定要弄懂训练中为什么这么做,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而对于后备人才的培养,莫雷龙也介绍了法国的经验。认为运动员要从娃娃抓起。他说,“法国的自行车在普通学校里开展得很普及,有很多学校都设自行车课,而且在法国有2200多个自行车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几乎都有自己的自行车学校,学生从5个到20个不等。”一听这话,记者误以为自己弄错了,一个学校怎么也该是五十或百十来口子人才能称之为学校,怎么是5个或20个也叫学校。但最终得到了确认,“5”是人数而不是年龄。记者认为这样的学校应该确切地说是业余体校。
他介绍说,“学校分少儿、少年、青少年、青年等梯次,全国性的比赛也分8岁至12岁,13岁至14岁,15岁至16岁及17岁至18岁的不等年龄赛事。”在这些孩子年少时只是培养他们的自行车兴趣,而不是作为一项运动出现。但在十三四岁时小孩子就应开始接触技术,而在16岁至17岁时是自行车专项技术形成的黄金年龄段:专项技术、对这一运动的认识、运动中的技术运用及体能分配、战术意识的形成(争先赛等)等等,都要在这一年龄段形成并加以打造,否则就有些晚。
最后,两位专家总结道:自行车不是欧美人的“专利”,中国人也能行,但训练必须讲科学、求系统,另外还必须有严谨的科学训练态度和职业敬业精神,再者是良好的一条龙阶梯式的培养平台,及以运动为中心的个性化训练保障条件,这样才能出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