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亚青赛,中国队的目标是打进前三,取得代表亚洲参加世青赛的资格。然而,半决赛输给韩国队后,中国女足的任务顿显艰巨。
一急——形势危急
亚洲女足的格局依然是传统的东亚四强,朝鲜、中国、日本和韩国。但在澳大利亚这个搅局者进入后,局面略显复杂。
以本届亚青赛为例,五个强队力争四个小组出线名额都不是轻松的事。中国队在A组先斩中国台北队、再克澳大利亚、逼和日本,抢到小组第一当属不易。
半决赛对阵韩国队确是比较理想,因为B组第一朝鲜队在小组赛上横扫所有对手,显示了强大的实力。
岂料朝鲜队半决赛意外输给日本,而中国队又是完败在韩国队脚下。这样中国队要想完成任务只有华山一条路——力拼朝鲜队。
二急——没有中场
首战中国队2比0战胜中国台北队后。女足元老商瑞华毫不客气地说:“中国队打得不好看,队员缺少大赛经验。”
三场小组赛,中国队少有像样的配合进攻。难怪韩国队教练在战胜中国队后说:“早就发现了中国队这个特点,重点加强协防,抢下中场。”
与韩国队乃至整个四场比赛中,中国队进攻时经常找不到“桥梁”,主力后腰8号刘杉杉一是跑位不好,二是没有大视野和脚法,所以球总是找3号后卫,大脚长传,既浪费体力更耽误战机。
前腰6号宋思橙技术尚可,体能和作风不强,对比韩国和日本队在此位置上队员的控制能力,小宋差距不小。
此外,两个边前卫11号古雅琪莎身体好、7号许燕露技术好,可中国队少有中路衔接的战法令这两人作用不大。
进攻时没有整体压上,防守时层次混乱,中国队几乎敞开胸怀与对手肉搏。
三急——缺少变化
四场比赛,中国队进5球失3球,两个中后卫表现最稳定。右边卫2号黄柳霏体能好,但出脚没有准头和轻重;左边卫4号安妮意识和脚法尚可,可体能欠缺。
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队的比赛里,中国队的防守能力体现一定水准,问题在进攻。
缺少配合看似战术问题,其实更深层次地映衬了技术问题。脚法、站位、对抗和传接的个人能力欠缺使得中国队选择了这种“英冠”战术。
得不到中场的有力支持,前锋往往陷入单打独斗。9号安宁、10号娄佳惠场场首发,但这两名不强壮的前锋很难奏效,往往是换上了体能充沛的20号张晨雪后才更有冲击力。
20号张晨雪算是中国队变换进攻手段的一张牌。其实,从19号王姗姗和17号高琦替补上场的表现看,至少作风、体能和冲击力有一定潜质。
朝鲜队小组赛3比0战胜韩国队,且场面极具优势。全方位衡量对手,中国队胜算很少,但朝鲜能在日本队脚下栽跟头,说明这个年龄段的队员都有很大的弹性。 (陈晓明)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