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好作用,不但深受广大基层学校的拥护,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但在一些体育传统校,体育并没有进入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创建传统校只图虚名和要补助。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体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至少喜爱上一项运动,作为他终生锻炼的习惯,并培养大量未来的群众体育骨干,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次检查发现,一批特色鲜明学校,像交口县温泉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场地设施等基础条件较差,但项目抓得准,定位在中长跑上,领导和教师干劲大,运动成绩优秀;太原市双西小学不但传统项目常规工作做得好,体育教师还自编体育文化丛书,获得了国家级教学能手称号;文水县东南街小学在狠抓传统项目水平的同时,重视传统项目的普及开展,做到了“一人一拍一球”,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长治市梅辉坡小学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篮球、健美操项目全体参与,全校近视率低,肥胖率低;长治一中体育自主招生,招生与奖励机制健全有效,形成了一条龙体制;晋城职业中学提出“以体兴教”口号,制定了完善的体育发展规划与规章制度,竞技体育成绩特别突出,向高一级学校或运动队输送较多人才。
申报项目扎堆 武术无人问津
今年的传统校申报,有的项目扎堆,有些则无人问津。
申报要求提出,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总体比例应5∶3∶2,本次申报由于有的中学是完全中学,初、高中无法分开统计,而小学、中学比例为1∶2,明显有悖于养成教育和体育运动的规律。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刘定一建议,在明年50所传统校的评定中要加大小学比例,并且要与中学建立一条龙体系,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中注重向小学倾斜。
长治英雄街小学是今年惟独一所开展独轮车项目的学校。他们提出:“体育不是一切,但没有体育就没有一切”的口号。他们从实实在在培养学生中的独轮车苗子出发,使得独轮车项目成绩突出,许多重大活动经常邀请他们展示。
今年提出项目设置的主要是田径,共有47所学校扎堆,其次是篮、足、排和乒乓球,而申报项目中游泳只有一所学校。我省的优势项目武术、摔跤没有一所学校申报。
究其原因,一是田径最易开展,篮球群众基础最好,这两个项目对场地和参赛人员要求相对较低,而且投资也不高,因此成为最多的设项。其次,因为足球和排球对场地的要求较高,省里无运动队,招收此项特长生的高校有限,成为这两个项目开展的最大障碍。其三,游泳、棋类、武术主要依托社会开展,加之政策引导乏力,使得申请学校出现较大偏差。
拓宽渠道防止人才流失
一方面,我省缺乏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苗子流向外省。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李健康建议,建立传统校与专业训练基地的协作,鼓励省内高校招生,形成良好的输出通道。建立运动员输送档案和注册工作,不要让自己培养的人才被其他省挖去。
本次检查的58所学校中,有26所设置2个或3个项目,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对省里资助的期望值也不同,发达地区用传统校的牌子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而欠发达地区则视传统校的经济支持为甘泉;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目标不同,运动训练周期中目标也不同,而传统校验收标准过于统一也不尽合理。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王德科建议:对设置1个和2个项目的学校验收标准和支持力度应有不同,应该以每个项目为支持单位;对城市和县、乡的学校设定不同的支持标准,县、乡学校数目为城市的2倍;制定小学、初中、高中各自的验收标准。同时,针对各市提出的传统校间缺乏比赛、交流等问题,建议设立省传统校比赛赛制,省级传统校比赛成绩可评等级运动员,促进教学和运动水平提高。组织体育院系和部分传统校申报省级课题,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校体育的科研水平。
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袁乃平提出,传统校本身是普通的中小学校,生存在教育系统内,因此一切活动的开展必须首先遵循教育规律,要在完成学校的基础体育教育、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基础上,开展体育项目的普及和课余训练活动。根据今年情况,应当制定引导政策、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在提高场馆利用率的同时,为缺乏场馆的学校创造基础条件。
本报记者 王玉宾 本报通讯员 王 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