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周末,同学来北京旅游,我和狗哥陪着他们在王府井这种必选地点逛着。我们还沉浸在老友初见的欣喜中,一群人又摆出少年轻狂的的样子来在商场内随意的走着看着。路过一个玩具柜台时,同学停下脚步,问售货员,遥控飞机多少钱,300多,他爽快的付款。
给儿子的,呵呵。他笑着说。
他自嘲的摇摇头: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的年代一样了。现在也不再是属于我们的年代了。都沉默了,一群豆蔻中年都有些莫名的沮丧……
50年代游戏
皮影戏 滚铁环 链条枪
| |
50年代童年游戏组图 |
那个年代,很多现在都当做文化遗产的东西还在活跃。比如皮影戏。这些只在偶尔的庙会表演中,推着黑色破旧桌子的老头收点钱才能看那么一眼的东西。
据父亲说,他小的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导演大型舞台剧,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啊之类的大戏。我一直很好奇,没有专业的设备,这舞台剧是怎么进行的呢,舞台、灯光、道具、音乐,爷爷那点家底也不像开戏班的啊,后来经过旁敲侧击才在伯父和叔父的口中得知,那其实是皮影戏,舞台就是自己家的大屋,灯光就是油灯,道具都是自作的皮影人物,音乐?那不是音乐,口技罢了……父亲经常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舞台剧的过程,我却一边听着一边浮现着这样的画面:一堆小孩扯起自己家的床单,后面点着油灯,然后分别踢着皮影人物上台献艺,尽管观众可能只是更小的孩子,演员们还是一丝不苟的进行,床单后面的简易后台,男孩女孩紧张的进行着排序,对台词,还有一些不知道拿着碗还是盆的,慷慨激昂的配着或呼喊或大笑或刀枪剑戟碰撞或人仰马翻的嘶鸣。不过我小时候也经常组织男孩女孩演戏啊,为什么会挨打呢,爱情戏不能排练么?
滚铁环,缝衣针做的飞镖,链条枪,水枪,橡皮筋绞的小轮车。不过链条枪是最难弄到的,因为那时自行车很贵不说,一般也很难弄到那么多链条的小节。还好那时奶奶当老师,辗转请修车的学生家长做了一把,带回来给我了。但中间的技术环节,比如撞针和皮筋的精确程度,父亲自己实在是很难掌握,也没真正玩过几次,只是用来在小孩打仗游戏中,做一个假把式罢了。
滚铁环更是简陋无比,但中间的智力考验,是非常考究的。没有经验的人,就像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一样,肯定不能顺畅的滚动和操控。秘诀据说就是若即若离,忽放忽收的感觉。沿着长长的小路,几个人一起比赛着,欢声笑语跟着铁环的滚动一起,吟唱着整个夏天。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