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锐意进取的队伍,这又是一支颇为传统的队伍。所有人都想弄明白:上海体操队强势崛起的“秘诀”到底在哪里?答案也许出人意料——“科学发展观”缔造出了金牌之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这支上海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到这个题目,千万不要以为将是生硬和空洞的说教。其实,每一天它都在体操队内演绎着,活泼,真实,而又生动。
以人为本
运动队的核心,无疑是队员。在上海市体操运动中心主任沈利龙看来,每个队员都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队员们年龄小,只有十几岁,“自主权”却很大。每天晚上观看训练录像时,主任和教练都不参加,队友之间聚在一起,相互分析指点。甚至连讨论训练计划,小队员也要上阵。体操队的“土规矩”里,还有这么一条:教练跟队员说话,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不能粗暴,以免影响情绪。“所以,她们放得开。”
为了备战全运,沈利龙从岳阳医院推拿按摩科“挖”来了一位老医师,队伍的医生多达4人;专门安排一名厨师跟到济南,沈利龙特意通过山东的朋友,跑到郊区找村委会去买老母鸡,“直接到鸡窝抓”,每天晚上队员还要喝上一小碗鸽子汤……
全面发展
拥有奥运冠军杨伊琳、李珊珊,全能高手黄秋爽的广东队,女团决赛中输给了没有多少“星味”的上海队,因为后者不“瘸腿”。冠军上海队也许并不是最强的,但肯定是最全面的。
“可惜啊,失误了2套。”昨天赛后,回宾馆的路上,前世界冠军、上海体操队领队朱政掐指一算,仍有些耿耿于怀。殊不知,这次来济南参赛,上海女队完成的全部43套动作中,仅仅只有这2套失误。如此高的成功率,在体操赛场已是十分罕见。上海女队拿到金牌一点都不奇怪,拿不到才是怪事。
常言道,一个木桶的容量,由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上海女队憋足了劲要夺金,就不会容忍“短板”太短。5月的预赛结束后,弱项跳马便成了主攻方向。再回到决赛赛场,杨如雪跳出了一套难度6.3的动作,是所有人中难度最高的,团体决赛没有被拉开分数,关键就在此。
和谐氛围
熟悉沈利龙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依靠整个团队”;另一句则是,“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2002年冬,沈利龙上任之初,正是上海体操的冬天——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像样的成绩,甚至在全国比赛中拿一块牌子都是奢望。教练没热情教,队员没心气练。更有甚者,上班时间跑去打麻将。
做过多年基层党委书记、组织部长的沈利龙,决心先从凝聚人气开始抓起。“我们要讲究合作、做大蛋糕,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不要单打独斗。”同时,他还提倡钻研技术,讲制度、重管理,让风气焕然一新。
在沈利龙看来,一个团队的建设也跟体操比赛评分一样,有D分(难度分),也要有E分(动作表现分),“每个人都要分工合作,才是好的整体。”
教练们现在下午六点半训练结束还不想走。女队教练周世平,每个周日都要特意花半天的休息时间,带队员一起跑跑步、聊聊天。体操中心,活了。
持续战斗
4金1银2铜,史上最好成绩在握,在上海队每一个人的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兴奋。他们如此的冷静,实在让人无法想象。“仗还没打完呢,哪里能松懈。”朱政一语中的。沈利龙的话,更有几分前瞻性:“历史总是证明,保冠军比争冠军更困难。你准备不好,上去再掉下来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要走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路。”沈利龙的心中,已经开始勾画新的蓝图。目前的上海女队,几名主力队员眭禄、肖康君和谭思欣等,都不是本土选手。“这是个问题,将来要解决。以前我们真招不到人。哪个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成绩差啊,不信任我们,也看不到前途。现在去选苗子,应该容易多了。”
上海体操队的下一个目标,是向世界冠军冲击。眭禄和严明勇即将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杯和世锦赛,沈利龙对他们寄予厚望。“我们不提什么争当领军人物,但他们应该慢慢成为中国体操队的主力。”他豪情满怀地说,“上海体操已经走出了低谷,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记者 关尹(本报济南今日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