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上海斯诺克大师赛正赛前,奥沙利文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对手。眼前的男孩只有1.40米的身高,打球时还得拖着个垫子在球台边走来走去。当他选择好了位置,摆好动作,定下神来一出杆,他标准的姿势、娴熟的技巧和精确的球路,令奥沙利文与在场的所有观众大为惊叹。
他就是王健欣,很难将他出众的球技与10岁的年龄画上等号,然而,眼前的一切都是事实。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人的一生走向往往在童年时期就有了规划。
王健欣3岁时,父亲王申仁将一张迷你球台摆到了家中。“说来也巧,这张球台原本是一个朋友的,他们家放不下了,就送给了我们。”原本家长只想给孩子添一个玩具,没想到这张球台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住了王健欣,每天围着球台转悠,居然无师自通。
有一天,王申仁发现儿子拿着小球杆打起了斯诺克。“其实,那是一张九球的台子。”自从家里有了这张球台,电视里播放的斯诺克比赛就成了王健欣的最爱。聪明的他把全色球作为彩球,半色球当作红球,依葫芦画瓢地模仿起了斯诺克选手。
自从爱上斯诺克,王健欣就把自己的钻研精神投入其中。为了满足儿子的爱好,王申仁把一些斯诺克比赛录了下来,王健欣一有空就在家里反反复复地观看。“后来,我都会背了。”久而久之,那些比赛中球员的出球线路深深地烙在王健欣的脑海中。
与此同时,王健欣也从这些比赛中渐渐悟出了一些斯诺克的出球规律。现在观看比赛时,他经常能预判球员下一杆的走位,为父母解说比赛,水准相当专业。
他是班里的大队委员
丁俊晖年少成名后,国内不少家长看到了孩子成才的另一条途径。与其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不如从小培养孩子打斯诺克。毕竟与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相比,练习斯诺克的孩子只是凤毛麟角。
从概率角度而言,这些家长的小算盘的确精明,他们却忘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性,放弃学业豪赌体育,很可能将孩子送上一条不归路。
事实上,早在四年前,王健欣刚开始进行斯诺克训练时,就有电视媒体对他进行过采访。王申仁的一些朋友在看到采访后,都建议他们让王健欣放弃学业,专攻斯诺克。“当时还有朋友建议我们把他送到英国的斯诺克学校去,不要浪费了孩子的天分。”
夫妻俩商量后意见高度统一,“不能让孩子放弃学业,更不能把他送到英国去。”在母亲刘健的眼中,一个完整的童年对于孩子而言,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像普通的孩子一样,现在王健欣每周一至周五在学校上课,正在杨思小学上四年级的他是班里的大队委员,学习成绩数一数二,还经常担任学校大小活动的主持人。
周六和周日的下午,王健欣就会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球房,跟着汪教练训练。除此之外,他还要参加英语和奥数的培训班。
“他现在还小,未来的路还很长。首先必须读好书,等他再长大一些,思想更成熟一些,再做选择。”父母希望王健欣能在自己的爱好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他们不想让他走上丁俊晖这条道路。
一拿起球杆全情投入
在王健欣学习斯诺克之前,他的父母都是门外汉。为了让儿子得到更为专业的训练,王申仁开始四处托人寻找优秀的教练。有一天,他们来到位于徐家汇路上的一家饭店吃饭,楼下恰巧有一间球房。
那天吃完饭,王健欣就迫不及待地冲进球房,自顾自地练起了球。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全凭从电视上学来的动作打球,加之个子矮小,姿势自然相当不标准。
然而,王健欣的专注却吸引了一位资深教练的目光。他就是汪文杰,在上海台球界赫赫有名,许多球员都曾拜在他的门下。
“王健欣当时个子很矮,球杆又长,他都是踮着脚在打。”汪教练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王健欣的一举一动,“我一看这孩子打球时很专注,是棵好苗子。”于是,汪教练就上前与王申仁聊了起来。
人生总是充满着巧合,聊着聊着,王申仁发现朋友为自己联络的竟然就是眼前的汪教练,或许这就是上天注定的师徒缘分。
对于爱徒,汪教练疼爱有加,不但为王健欣定制了专门供儿童使用的球杆和架杆,得知徒弟爱喝冰红茶,汪教练就一箱一箱地往球房里搬。
汪教练说,他带过许多徒弟,其中不乏十来岁的孩子,但能像王健欣这样一拿起球杆就全情投入的不多。“小孩子大多数都很好动,有的孩子打几个球就要上厕所,再打几个球又要喝口水,而王健欣从头到尾都很专注,每次训练结束都不肯离开。” 余晨洁
国际斯诺克界向来盛产“神童”。“火箭”奥沙利文15岁时就打出过147分的满分杆,18岁时夺得英国锦标赛的冠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排名赛冠军。
丁俊晖8岁半接触斯诺克,15岁时就为中国夺取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在上海,同样有着一位天赋异禀的斯诺克小选手。今年10岁的王健欣四年前开始接受训练,如今的他已经能够经常打出单杆40分以上的成绩,成了球房里的小明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