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进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解放军队王皓以4比2(8:11、11:4、7:11、15:13、12:10、12:10)战胜北京队马龙夺得冠军,而他此前已经获得了男团和混双两块金牌。尽管全运会不是世界大赛,但王皓最终的胜利和横滨世乒赛一样重要,这个冠军也宣告中国男子乒乓球“王皓时代”的来临。
2001年,18岁的王皓在九运会上出道,让他印象最深的当属男团决赛,“当时跟上海队打决赛,能拿冠军特别难,我也从开始的三号变成了决赛时的一号主力,回到国家队后我也成了主力。”九运会后,王皓的路途变得很顺畅,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亚军的沉重包袱带给他太多烦恼。随后,在痛苦中的王皓迎来了他的第二届全运会——2005年的十运会。22岁的王皓率领八一队进入男团和男单决赛,“两场决赛都没打好,‘千年老二’的称呼也是那时叫起来的。”王皓说。
昨晚获胜之后,王皓说:“十运会时男团、男单进决赛,但是我都输了,非常遗憾。这次十一运会,我打进决赛的项目男团、混双和男单都是逆风球,但是我没有犯老毛病,没有放弃。经过了这次全运会我相信自己更加成熟了,这届全运会,我没有任何遗憾。”
而全运会赛场对于马龙并不生疏,但也算不上熟悉。十运会上,他初出茅庐,除了国家队的几位教练密切关注他外,没人知道他。而四年之后,马龙已成北京男队的头牌,北京队总教练张雷一直对他很有信心:“我对马龙的期待不仅仅是这届全运会,他在未来应该取得更出色的战绩。”
马龙告诉记者,这次全运会北京队没有给他一点压力,但他对自己却有要求。“团体赛输给张超那场球对我很重要,虽然实力占上风,但是比赛的胜负得看综合能力,我想主要是我的压力太大了。”那天赛后,张雷和马龙在国家队的主管教练秦志戬都跟他聊过,第二天马龙和山东队的三、四名比赛,像是变了个人。“我认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的东西了,毕竟我们队需要我顶上,不行也得行。”
昨晚惜败王皓后,马龙多少有些遗憾,他说:“我跟王皓的实力差距不大,如果机会抓得住,我还有获胜的可能。这也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张雷则评价说:“马龙成长的路还很长,这次全运会他取得了一些进步,我想这已经足够了。他才20岁,王皓已经26岁,而且这么多年他们承受的也不同。年轻,就是马龙最大的机会。”
三虎将缺席世界杯团体赛
刘国梁看好马龙
本报青岛专电(记者 张桂涵)昨天,在全运会乒乓球决赛的赛场上,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透露王皓、马琳和王励勤三虎将将缺席男子世界杯团体赛,马龙、许昕、张继科和陈玘四位小将将当主角。
刘国梁说:“这次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想给年轻队员一些锻炼的机会,所以去年参加奥运会的三名队员都没参加,也给他们一个休息的机会。”此次参赛队员除了陈玘年纪稍长外,其余三名队员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刘国梁表示四人中他最看好的是马龙,因为他技术全面实力雄厚。
全运会后将赴新加坡执教———老帅周树森心满意足
即将结婚的张怡宁已经告别了全运会,其实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个人也在面对着个人的最后一届全运会——北京女队主教练、67岁的老帅周树森年底将卸任,前往新加坡国家队执教。从进入浙江队开始,周树森和全运会一起成长,50年后的十一运会,他带着北京队历史上最强阵容张怡宁、郭焱、丁宁,不仅圆了团体三连冠的梦,也圆了他自己的梦。
■献身乒乓球亏待了孩子
周树森和北京队结缘,是因为爱人。“她是北京队的教练,我1980年成了浙江女队主教练,1981年我就调到了北京,算是全家团圆了。”周指导告诉记者:“那时候北京队的成绩挺差的,全国锦标赛掉到了乙级队,我很快就调入了女队当主教练。我和爱人都是搞事业的人,所以每天都是球馆和集体宿舍两点一线,我们唯一的儿子就寄养在先农坛那边一个工人家里,所以和孩子交流最多的也是在球馆里,他天分还不错,后来也进了国家青年队,和刘国梁、孔令辉他们是一拨儿的。”
周树森说他对儿子一直有歉意,“他16岁时我觉得他在国家队也打不出去,就下狠心把他送到了日本,从高中生一直到现在成了职员,我和他妈妈总觉得为乒乓球付出了太多而亏待了孩子。”
■与北京队缘分断不了
28年中,周树森为北京乒乓球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为辉煌的阶段就是最近三届全运会女子团体冠军,此外,乒超联赛十一年,北京女队取得了4届冠军。光和周树森一起掰手指头数这些成绩,就用了20分钟,回顾到每次大赛,这位67岁的乒乓老人都能讲述出几段趣闻,他头脑中装了很多带过队员的故事。
周树森始终认为无论体制多好,如果运动员本身的素质有限,那也是枉然。“做教练最重要的是选材,比如张怡宁、郭焱和丁宁,她们三个天分都很高,其中张怡宁的心理素质和头脑又胜出其他人一等,这和她如今的成就是相称的,当然这不是练出来的。”
说到自己这辈子结缘乒乓,周老笑着说:“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北京队这次手握分量最重的女团和女单两金,而且我看着张怡宁也要结婚了,郭焱已经变得成熟大气了,丁宁这朵小花也在绽放着,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对于赴新加坡执教,周树森也有着向往:“人老了,但还有点用,也许这是个不错的尝试。但是无论走到哪里,我和北京队的缘分是断不了的。”
■本报青岛专电 记者 张桂涵 (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