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北京奥运会,常永祥以“黑马”之姿夺得银牌,创造了中国男子国际式摔跤选手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一年后的10月19日,常永祥露着小白牙,站在了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这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常永祥,但是这两个光辉的片段根本不能代表常永祥的全部。
由于时间紧张,记者虽然采访了他的亲属、教练、领导,也只能粗略地了解在北京奥运会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常永祥身上曾发生过什么。一年,仍然不能代表常永祥的全部,但我们却能了解那光辉背后的伤病、痛苦、担忧。赛场与冠军只是运动员的一部分。
前半年休息
北京奥运会后不久,常永祥终于得到了回家乡探亲的机会;此前的一年时间,为了全力备战奥运会,他只在过年的时候回过一次家。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汉霸庄,有2400多人,“95%的人姓常,大家都是亲戚”(常永祥的姐姐说)。因为这次探亲,汉霸庄沸腾了!几乎全村的人都在村口等着村里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奖牌得主。一年后回忆当时的情况,常永祥的姐姐记得最深的是鞭炮和人多。“从村口到我家,鞭炮声一直就没有停过。人也太多了,我家五间房带着大院子,都被挤得满满的,大家都想看看‘志刚’(常永祥乳名)。”
这次回村,常永祥还得到了村委会的10000元奖励——在常永祥夺得奥运银牌当晚,村里就召开了常委会,决定了奖励办法。村支书,同样是祥字辈的常军祥亲手把钱交到常永祥手中。一年后,他说:“常永祥的成绩,比考个大学本科都重要。”
这是北京奥运会后,前半年常永祥生活的一个片段。“那段时间,他的训练一直不系统。因为奥运会后他身心俱疲,需要一段放松的时间;也因为奥运的好成绩,让他多了许多公务活动。”山西省摔跤柔道管理中心主任赵晓春说:“直到今年2月的法国世界杯后,常永祥才算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今年4月4日,常永祥背着乡亲们回了一趟家。他的惟一目的是扫墓:把奥运会的好成绩,告诉九泉之下的爷爷奶奶。)
后半年疗伤
回到正常轨道后,常永祥也没能安心训练,因为不期而至的伤病。
5月,他的手指头被顶伤,休息了一个多星期;8月,他的右腿韧带拉伤,又休养了几周。虽然都是小伤,却让常永祥耽误了两段最关键的时间。
全运会开始前,常永祥又出了大问题,差点无缘全运会——因为“疑似”H1N1!
10月11日,全运会比赛前整整一周,常永祥出现感冒症状:流鼻涕、发高烧。当天下午,他被送到太原市煤炭中心医院,医生虽然确诊为不是H1N1,但仍然建议隔离。
“我一下子就晕了,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在北京开会的赵晓春至今心有余悸。
更难受的是常永祥。“他既担心自己不能参赛,又埋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主教练王建明透露。当时,他是仅有的几个能接触到常永祥的人。
摔柔中心没有放弃,他们一边请医生加紧治疗,一边派王建明做常永祥的思想工作,一边着手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平衡体力与体重的问题。“要想让他早日恢复,就要补充体力;但补充体力,却可能增加他的体重。”幸好,赵晓春的难题被一位高人轻松解决。
闫建辉,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退休后被聘入摔柔中心。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吃多少,吃完饭干什么……闫建辉做出了详细的日程表。
12日,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医生就会给常永祥量一次体温。而常永祥在王建明的鼓励下,恢复了信心,开始按照闫建辉的日程表备战。
两天的煎熬后,奇迹出现了——13日早晨,常永祥退烧!当天下午他就恢复了训练。“直到赛前他才恢复了最佳状态,当然,这样的状态与奥运会时相比还是有些差距。”赵晓春至今心有余悸。
没有恢复最佳状态的常永祥,获胜靠的“不是体能,不是技术,而是脑子”。赵晓春对全运会冠军一片溢美之辞:“他胜在跪撑战术,对手被罚跪撑,他全部得分;他自己被判跪撑,他全部防守成功。跪撑有一系列技术,他每次都选择了最好的方式。他不是全国体力、技术最好的摔跤运动员,却绝对是最聪明的摔跤运动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