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草根狂欢与巅峰对抗结合 中网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2009年11月03日16:3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网球》杂志

  从奥运网球中心的大门走到莲花中心球场,需要依次登上三个平台,每上一个平台,离中网心脏的感觉就更近了一些,这种感觉犹如在故宫瞻仰太和殿。不知道设计者是否想到过,他的思考在几年之后暗合了中网的命运。

  国庆期间的北京之夜,北城只有这里的灯火最明亮。中网在6年内同样跨越了两次升级和一次迁址三个平台,但步履并不缓慢,而是很迅猛,像中国式的大幅度体操动作,女子一级,男子二级,同时还有ITF青少年赛,中网拥有了一个庞大的身躯,也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球场,而球场还在不断地扩建之中。这个巨大的空间足以让任何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为之惊叹,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个巨大空间里填充的庞杂内容:从小丑表演到绘画展示,从各种级别赞助商供应商的展览促销到档次丰富的餐饮,从快餐价格的外围球票到贵宾包厢的奢侈供应,一个赛事几乎搬来了一个城市的半数精华,在半决赛之日,业余性质的中网争霸战也在空出来的外围球场热闹地举行。

  从来没有哪一个赛事会把如此大规模的草根狂欢和巅峰对抗聚于一堂,也从来没有哪个赛事会把如此层次丰富,各不相干的娱乐活动融为一体。庞杂的内容给了所有参与者充分的活动空间和选择权,也给挑剔的观众带来的数不清的非议细节,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六年的历练给了组织者高超的掌控能力,他们摸清楚了中国网球各类不同的消费需求,这些需求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的网球生态,有的人为了萨芬肯一掷千金,有的人千万百计混进贵宾包厢仅仅是为了领一个免费的靠垫。

  当然,对于一个网球赛事来说,赛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真正的球迷来说,完美的赛事是终极的追求,他们会为一场雨天的赛事去购买一把精美的纪念雨伞,也会为被拖延的比赛在餐饮区流连到深夜,完美的比赛是解决所有服务问题的钥匙。2009年的中网找到了这把钥匙,它拥有了可以和迈阿密和印第安维尔斯等量齐观的经典之作:张帅颠覆了世界第一萨芬娜,西里奇颠覆了世界第二纳达尔,中网拥有了很多丰满的大事件,还包括了纳达尔大战布雷克、阿扎伦卡大战莎拉波娃等前几轮的精彩之作。

  当然我们不能不提萨芬,这位中网元年的冠军在今年吊足了媒体和观众的胃口,憨直的萨芬并不知情他的退役已经在中国被炒得火热,倒是他的经纪人、赛事经理、媒体合谋着一场萨芬的情景喜剧,萨芬只是在最后时刻才参与了这个的退役仪式,那是在四分之一决赛对纳达尔失利之后,中央球场响起了《TIME TO SAY GOODBYE》的歌声,萨芬眼含泪光收下了一方中国印章,然后向北京告别。此时,媒体终于找到了他们需要的素材,而观众也找到了他们需要的感动,他们全然可以忘记这个仪式尽管精彩,却经不起推敲,并不如比约克曼去年在上海大师杯退役那样真实和自然。

  要不是萨芬的离别,男子的决赛应该是中网的高潮,西里奇大战德约科维奇拥有充足的技术含量,这场男单决赛可以归入中网6年来最好看的比赛,在被破发之后德约一度愤怒地把球击上看台,却在在抢七中赢到了最后。这场比赛完美地解释了成为一个网球冠军的奥秘,拥有了所有精彩的网球情节,德约的名字或者是哪位球员的名字在某天不仅仅是被刻上奖杯,而是被刻上莲花球场,这是所有成功赛事对网球赞礼的方式,对伟大球星的永久纪念,四大满贯就是这样做的。但一个没有积淀的赛事还没有资格这样做,6年时间,还无法让一个赛事养出自己的文化和浩然之气,也无法营造更庄重的仪式感。我们只能说,升级后的中网仅仅拥有了一个成功开端。

  今年观众入场人数和赛事质量同时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冲着完整的参赛阵容,第一天就有一万以上的观众入场,整个赛事的入场人数达到了25万人,而“第五大满贯”迈阿密2007年创下的历史最多入场人数也仅仅是288,025而已,中网“萨芬之夜”的入场观众达到22,000人,也超越了迈阿密单场入场人数18,910的纪录。刨去中网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保安等服务人员,中网在总观众人数在超越迈阿密似乎也并不遥远。

  与庞大的入场观众成对比的是中网尴尬的票房收入,票房在中网整个收入中只能占到15%——18%,这和迈阿密等顶级赛事80%的完美比例相差甚远,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具有中国特色或是北京特色的结局,或许在今后的几年里,中网将对门票进行重新估值和重新营销,不然如何对得起大满贯水准的漂亮演出?票房才是这个赛事永续经营的根本。

  纪念品的热销真正体现出了赛事的热度,“大力”、“小美”、“水墨太极”的各色商品出现在电视镜头的每一个角落里,很多电视观众打电话询问该如何在场外买到纪念品。在场外销售纪念品其实很容易做到,网站就是个很有效的渠道,但想让中网纪念品像法网纪念品那样,出现在顶级商场的显眼柜台上,中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莲花球场顶端往南眺望,光彩网球中心的身影已经淹没在北京宏大的建筑潮之中,那种粗糙的网球质感终于被打磨温顺,中网的故事也越发明亮起来。6年之前,中网诞生在北京南城的一个旮旯里面,那个地方叫光彩。

  那时候的中网,是一个先天体质并不好的新生儿,它不合时宜地喊出了“第五大满贯”的口号,引来了一片嘲讽,大牌球星关系着票房的成败,莫亚费雷罗等球星主宰了第一届中网的命运,这其实是一种倒错的关系,赛事沦为某几个球星的附庸。第二年,赛事主办方的合伙人也分崩离析。这一年的混乱景象,迫使中网从此开始苦苦找寻自己的位置,他们从小事一点点认真学习,直到自己无懈可击。中网公司总经理张军慧说:“其实我并没有忘记当年第五大满贯的口号,我只是从此把它当成心中的一个理想,不会再轻易说出口。”如今,中网的繁荣景象已经接近于迈阿密、印第安维尔斯等“第五大满贯”赛事,但这个口号已经失去了当年的价值,目前我们需要喊出的应该是,中网就是中网,她不是大满贯,但她有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就像新设计的冠军奖杯一样,取材于国宝”金瓯永固“和”子龙鼎“的中国之杯,其实和大满贯本无任何关系。

  有趣的是,在赛前的宣传造势中,中网用罗迪克和萨芬娜来做宣传画,这对金童玉女在赛事的头一天就双双出局,中网的成功却毫发无损。这其实就是6年来中网的最大进步:他们玩转了派对,不害怕任何人的缺席。

  一个赛事的奋斗史从此结束,一个赛事的光荣史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汀苑)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