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正根述评 北京国安在北京市体育局注资2000万元等方式扶持下,夺得了16年来的首座联赛冠军;今年艰难保级的深圳队,目前正在积极呼吁深圳市相关部门介入足球,救助困难重重中的深足……
在中国足球现有环境下,政府应不应该介入足球,这个命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放眼上海足坛,一支中超两支中甲球队,在2009赛季成绩均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政府的介入,以重振上海足球风采。
上海申花自2003年夺得甲A冠军后,已经6年无缘联赛冠军,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力量消失殆尽,曾经的城市名片现在却很难成为上海人的骄傲;
上海东亚今年最后时刻冲超功亏一篑,他们不缺优秀球员,但缺雄厚资金助推,徐根宝一人独力难撑;
上海中邦尽管保级成功,但其暴露出的问题依旧不少,队伍缺乏优秀球员,受关注度和影响力甚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任自流,上海足球只会一退再退。说得严重点,上海足球已经到了比较危急的时刻。
对于目前的窘境,徐根宝、范志毅、成耀东等一大批上海足坛知名人士均恳求政府介入足球,给予俱乐部相应扶持,通过政府、企业的通力合作,共同把上海足球搞上去。
事实上,无论是申花、东亚还是中邦,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朱骏还是徐根宝等人,都在不同场合表示过搞足球遇到了不少麻烦,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帮忙。
由此看来,政府介入上海足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只是目前三家俱乐部以何种方式吸纳政府的扶持,政府以何种方式介入足球,这件事需要调研并拿出方案。近期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重视足球、振兴足球。在中央的号召之下,相信上海也会行动起来,拿出相应的良策,参与到足球发展工作上来,为地方足球的长远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