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火暴的中超给了低谷中的中国足球一针鸡血,但中国的职业联赛似乎注定是厄运缠身。近日,记者获悉,在更高层领导的指示下,中超裁军计划已被正式摆在足协相关领导案头,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很有可能被提交到即将召开的足代会上进行公开讨论。
裁军方案提高门槛淘汰现有中超球队
按有关方面的要求,中超参赛队最好是12支。目前,在16支球队的情况下,一年之内要把参赛队变成 12队,除非采用“6降2升”的方案,才能一次性到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联赛在一个赛季中要降级六支球队,而此方案一旦实施,势必会为中超制造人为的、不必要的混乱。于是,提高准入的门槛成为了变革的最佳方案。
据悉,在这份裁军方案中,未来参加中超的12支球队的准入要求与标准将会进一步提高。2004年,中超出台前,足协就曾拟定过一个“18条”的准入标准,这次是在这18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执行进一步强化。
当初,中超俱乐部的标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体制建设,第二部分是硬件设施,第三部分是经济状况,第四部分是制度性规定。在执行时却大打折扣,尤其是第二部分。例如,未来实施的裁军计划中,参加中超的俱乐部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训练基地。一旦这一条被要求严格执行,那么,现在的青岛、深圳以及辽宁等俱乐部,就将因此失去继续参加中超的资格。青岛中能的训练场地问题,已经困扰俱乐部、教练和队员很久,但迟迟得不到解决。
第九条明确规定,中超俱乐部至少有四级球队建设,评定的依据除注册资料外 ,主要是球队产权文件和产权公证。实际上,中超进行了六年,拥有四级梯队的俱乐部寥寥无几。能够象征性地组建三级梯队就已算非常不错了。而像申花这样一家老牌俱乐部,如今甚至连一支梯队都没有!
裁军目的给国字号长期集训让路
如果中超裁军初衷,真的单纯是为了促进联赛的发展 、俱乐部的基础建设,那么这个计划也不失为整肃中国足球的一剂良方。但裁军的真实目的更多是因为能够压缩赛程、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各级国字号、尤其是国足、国奥队的长期集训。
中国足球发展史与轨迹早已再三证明:长期集训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有效方式。而且,当初之所以要进行职业化改革,目的就是要摒弃长期集训。而且,纵观世界足坛,几乎已经没有一支成功的球队采用长期封闭集训的方式,唯独朝鲜队是个特例。但是,也正是朝鲜队获得南非世界杯参赛权这个“特例”,让有关部门人士对中国足球不能实施“长期集训”而耿耿于怀。
所以,中超被要求裁军,名义上是“提高各俱乐部球队的硬件设施、从而提高中超质量”。可实质还是腾出时间给国家队“让路”、以便更好地实施长期集训。
由于“中超裁军计划”是高层的指令,也正因为此,相关方案才会出台。最终此方案能否执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足球人的态度,如同当年的“南北分区赛制”一样,只有足球界人士团结起来一致反对,这个计划才有可能“胎死腹中”。
中能总经理于涛——
—要是动真格我们也没办法
好容易保级成功,却又陷入被裁的危险境地。记者9日下午就这件事采访了中能俱乐部总经理于涛,他显然对此事早有了解。于涛坦承中能的训练基地硬件不达标,不过他表示,“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也解决不了。”
自从颐中时期的四块训练场地被征用收回后,中能的训练场地就成了大问题,本赛季初好容易跟虎山基地达成协议,但那里的场地条件也根本不达标,队员经常在训练中被场地所伤,让教练组和俱乐部头疼不已。对于这一问题,于涛无奈地说:“其实中超的这些资格问题一直都有,只不过以前抓的力度不大,没那么严格。对于我们来说,注册资本和梯队都没问题,就是训练场地。中国足协为此也曾经多次发函,可是我们也没办法,自己解决不了。我们现在这条件,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要是较起真来,就不行了。”那么中能对此没有采取过积极行动吗?于涛表示:“我们多次打报告反应过,但是都没有回应。”
如果年底的足代会真的通过了裁军方案,中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吗?于涛表示,“没办法啊,我们自己又解决不了。其实以前中超公司开会的时候就有一些俱乐部有意见,人家那些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俱乐部就会有声音,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算了。”记者 董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