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先华)中超裁军,这一话题将放到年底的足代会上进行公开讨论。不过现在看来,“裁军”已经被定义为重振中国足球的第一步,明年16支中超球队减少到12支并非危言耸听。
其实早在几年前,国家体育总局就有意对中超联赛进行改革,并提议“南北分区”赛制,但由于当时联赛以及国内足坛发展平稳,此事最终被足协抵制住。
如今形势大变,随着北京奥运会上国奥队一败涂地、联赛事端频发以及如今的“假赌黑”风波不断,总局方面痛下决心对中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目前,总局已经责成足协方面做好联赛裁军的初步方案,基本原则就是把队伍从16支缩减到12支。如果一年之内完成,若非采用“6降2升”的办法,为了减少争议,足协想出了提高准入门槛的变相方案。具体四方面标准为:体制建设、硬件设施、经济状况和制度性规定。据了解,这套标准的严格程度甚至超过了2004年的中超元年。一旦严格执行,那么深圳、辽宁、青岛等俱乐部绝对难逃厄运,而申花这样的老牌俱乐部也会因为没有完善的梯队建设而失去中超资格。
正如当年“中超扩军”一样,如今“中超裁军”同样面临着激烈的争议,甚至有一种声音称裁军的结果就是为国字号球队长期集训让路。不管哪一方论据有说服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裁军计划”真是总局甚至更高层有关方面做出的决定,那么无论是足代会上的讨论还是征求意见都只是走过场。而“裁军”的后果,对中国足球是利是弊,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