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李川 通讯员刘绍辉)近日,家住昌平区和平街东里的李延森忙活半年开垦的门球场已经投入使用了。据了解,这是李老一个人从5月底开始,像一个拓荒者,将山脚下的一片空地开垦成门球场,供球友们使用。 七旬翁勇做“愚公”
李廷森原是一名教师,1995年退休后开始打门球,“我们一起玩的有20多人,都是在老年活动中心学会的。”由于老年活动中心距离较远,且玩的人越来越多,2005年,李廷森在某小区边开辟一个球场,与附近的球友一起玩。“那次是在平地上修,很简单,就是平整一下。”今年5月,由于施工,门球场被占,而城区内再没有这样的空地,于是李廷森找到距老球场不远的西山脚下,打算在那里开垦出球场。
山脚下地不平,而且全是石头,老伴和邻居们都劝他不要弄,但是70岁的李廷森不听劝。“人家愚公挺大岁数的了还移山呢,我还就不能平地了,为了打球,再难也得弄。”
衣物换“拓荒”工具
李廷森要开垦的地方距离工地很近,为了借工具,他将自家的衣服、鞋帽送给工地的农民工,这样开垦的工具全都有了。开始除草、捡石头、填土坑的工作要轻松些,随后的平整才是最难的。由于地下有许多石头,李廷森只能用铁镐刨,有时遇到大石头,越往下刨发现底座越大,白费力气。于是他只能将大石头重新埋上,把露出地面的部分用凿子慢慢凿掉。石头刨完之后,留下的是大大小小的坑洞,李廷森就到20多米远的地方去挖土填补,然后又找来一个石头滚子将地面轧平。“其实这搁以前也不算大活,但是现在年纪大了,这点活就干了有小半年。”
保养球场成工作
球场修好了,球友们又可以每天一起打球,但是维护球场的工作还是由李廷森来做,“我比较年轻,又离这儿最近,就当每天锻炼身体了。”每天早晨,李廷森都会带着扫帚去遛弯儿,到球场就打扫一番,遇到雨雪过后,他就要忙着扫雪、垫土、然后轧硬。“门球场地要求必须是平整光滑的土地,所以只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