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政看《毛泽东著作选编》 |
26岁,大器晚成的他开始崭露头角,2000年悉尼奥运会69公斤级总成绩第四;30岁,他以力拔山兮之势站到最高领奖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69公斤级金牌;34岁,为了梦想他复出,却又惜别,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选奥运会大名单……张国政,一个饱经奥运沧桑沉浮的真男人,现如今已放下了手中的杠铃,开始了新的生活。
放下杠铃,转身从政
“现在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新工作需要的智慧要更高一些,自己需要去做的也会更复杂一些。”张国政说,他现在的身份,是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副校长,他已经从运动员转变为一名行政管理者,正过着“政”味十足的“学院派”生活。
2008年落选北京奥运会,这件事成了张国政人生的“分水岭”,从那时候起,张国政对新的人生方向进行了思考,并最终完成了转型。2009年的4月,张国政正式走马上任,成为母校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校的副校长,生活的范围一下子从杠铃堆砌如山的训练馆转移到了声色迥异的大学校园。身份变了,张国政的行头也随之改观,原来一身的健将派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西装、眼镜、公文包,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可以说,不去仔细察觉,人们很难认出这个曾经力拔山兮的硬汉。
奥运冠军退役后忙结婚、忙生意、忙娱乐,但很少有像张国政这样做校长的,说起自己的这个新职位,张国政更是滔滔不绝,对于这份工作可谓感触颇深。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张国政开始体会到了种种不易。
“以前虽说训练苦,强度大,每天的生活单调得不得了,但唯一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努力出成绩,其他没别的,而现在完全不一样,要管好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400多号人,生活、训练、竞赛、思想都要管。”这对于毫无行政经验的张国政来说的确是一个新挑战。用张国政自己的话来讲,“举重技术再复杂它也终究是个专业问题,而管理技巧再简单它也没个定式,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各种知识体系的应用,杂得很,对于我这样一个离开学校有十年的人来说,有多难?需要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在做上校长后,张国政感觉许多地方都很欠缺。“比如说自从当上校长后,媒体来做采访时会涉及到很多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而自己往往很难从这方面说出很成体系的东西,少了很多理论作支撑。再比如会上做发言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思路有些差,不系统不完整,就像大一新生初来乍到的水平。”提到这些时,张国政总会不觉地摇摇头。因此,张国政经常会看《毛泽东文选》等一类书籍。
“说白了,我就是觉得自己还欠火候,希望通过学习,将自己以往的经历和经验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的,得到检验后再反馈,为运动员服好务,让队伍思想和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是我最想努力做到的。”在张国政看来,自己这“新官三把火”还在煨火阶段,不过总比不烧强,要烧,还要烧得延续。
|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