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新华日报:文体双全不是幻想 现行模式难造人才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0年01月29日08:37

  为了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从而达到高考加分的目的,厦门多名高中生在被国际田联授予“金牌赛事”的厦门马拉松比赛中由专业运动员代跑作弊,目前“假跑”丑闻中已有31人被取消成绩。(1月25日《人民日报》)

  高考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还是决定前途的大事,公平、公开、公正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比例逐渐放大,“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更是呈井喷之势:2004年,西安“批量制造”了一批二级运动员证;2006年,湖南曝光了“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2009年,浙江"航模培训"舞弊引发争议……和“高考移民”现象一样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并不具备足够运动技能的普通学生在体育比赛一旦作弊造假成功,就能获得宝贵的高考加分,在高考成绩提高一分就能"压倒"成百上千竞争者的情况下,确实太具诱惑力。难怪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其视为终南捷径,通过各自手中的钱权关系造假,一时间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玷污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也侵占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参加造假的家长、学生和教育、体育系统的参与者当然应该指责,但加分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之处对此也难辞其咎。

  所谓的“文武双全”、“体智兼收”本不该是幻想,但教育界和体育界的现行模式却很难造就这样的人才。

  我国体育人才的固有培养模式是举国体制,或者说是“定向培养”,大多数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充斥着高强度的体能和技巧训练,而缺失了情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应试教育下的普通学生则难以获得高强度的训练量和专业指导,专项体育才能得到挖掘的可能性不大。虽然也的确存在邓亚萍、李宁式的跨界传奇,但只是极少数现象,而且前提是他们早已功成名就,方能获得如此多的社会资源。抱有跨文化、竞技体育发展想法的普通人,大多数成为了垫脚石。

  普通学生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并且要名列前茅,才能获得进入高校的通行证。看似公平竞争,实则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才使得小部分人动起了“歪脑筋”。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福勒说过,呆板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我国的体育加分制度是否也陷入了这样一种“呆板的公平”的怪圈?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