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温哥华2月20日体育专电 题:欢乐与悲情交织 阳光同雨雪相伴
——温哥华冬奥会半程综述
新华社记者周杰 江红 张寒
第21届冬季奥运会12日开幕,悲情、欢乐、雨雪、阳光成为半程的主题,他们相互交织,相依相存,为本届冬奥会留下特别的记忆。
似乎是命中注定本届冬奥会将成为非凡,本届冬奥会开幕日以格鲁吉亚雪橇运动员诺·库马里塔什威利不幸意外死亡而开始。
12日上午8时,男子雪橇选手开始进行奥运会开赛前的最后一次赛道适应训练,库马里塔什威利在训练中不幸严重受伤,最终不治身亡。冬奥会惠斯勒新闻中心随即发布了一个书面公告,证实库马里塔什威利已经死亡。这时距温哥华冬奥会开幕不足6个小时。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温哥华冬奥会组委会首席执行官弗隆泪水涟涟,为库马里塔什威利的去世悲恸不已。
在开幕式上,主火炬塔原定由四个冰柱支撑,但是由于技术故障,有一个冰柱未能立起,这似乎也预示着本届冬奥会将不平凡。
除了这些因素,天气也在不断地给组织工作增加难题。雨雪、浓雾和暖湿天气使惠斯勒高山滑雪比赛和训练不断推迟,而举办自由式滑雪的塞普里斯山则更是由于气温过高导致积雪融化,组委会不得不组织了海量稻草、器材和外运积雪来对付这些困扰。
谢天谢地,在组委会的努力下,比赛总算比较顺利地开始了。
奥运会赛场总是令人神往,而且充满激情,温哥华也不例外。在首日比赛中,西蒙·阿曼为瑞士队在男子跳台滑雪比赛中摘得赛会首金。这是阿曼继2006年都灵奖牌荒后再次登上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这位被戏称为“跳台滑雪的哈利·波特”,是标准台(90米)和大台(120米)的双料冠军。
“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太疯狂了,”阿曼说。
阿曼20日再次获得大台金牌,成为第一个获得冬奥会四枚金牌的跳台滑雪运动员。
假如说阿曼是再现辉煌,而更令人激动的则是实现梦想。
连续参加了四届冬奥会的中国双人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重新出发,以金牌高调结束了冬奥绝唱。这是中国代表团30年冬奥征程里的第一块花样滑冰金牌,也是21届冬奥会中第一枚被非欧美选手摘得的双人滑金牌,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46年来第一次没了俄罗斯选手的身影。
在库兹米娜夺得女子冬季两项7·5公里竞速赛冠军为斯洛伐克创造历史后,东道主加舀大也成功地突破了本土奥运会的金牌荒。在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比赛中,比洛多不仅夺得首金,还打破了“加舀大人从未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上摘得金牌”的魔咒。这位年仅21岁的小伙子击败了卫冕冠军等一干高手并书写纪录,这么多的“纪录”让他在赛后毫不谦虚地说:“我被载入了史册。”
而在男子雪橇赛场上,20岁的德国选手洛奇在“简化改造”后的赛道上轻松夺冠,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雪橇冠军。
在速度滑冰赛场,韩国选手成为亚洲的骄傲,打破欧美选手的垄断,获得男、女500米的金牌。
随着精彩赛事的进展,天空也变得晴朗,负责塞普里斯山自由式滑雪项目的组委会官员蒂姆·加西亚20日说:“自然母亲总算对我们露出了笑脸。”
赛场上,选手们创造着奇迹;赛场外,观众们享受着欢乐。主新闻中心外面,温哥华市区主要大街上,每天从早到晚,人头攒动,旗帜飘扬,欢乐的噪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