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感悟温哥华冬奥会 中国何时有座惠斯勒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周欣 张薇
2010年03月01日09:28
新华网温哥华2月28日体育专电 (记者周欣 张薇)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季奥运会也许更能体现奥林匹克的内涵,那就是享受比赛,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的目的,不是为了金牌,而是为了表现自己。这让冬奥会的本质更加纯真,更加弥足珍贵。
28日,温哥华冬奥会落下帷幕,回顾穿行在温哥华冬奥会赛场内外,游走在选手和游客之间,感受喜怒哀乐、品味悲欢离合的这段冬奥时光,新华社记者有很多感触。
感动篇--享受比赛忘记金牌
总有一些时刻,令人难忘;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你心动。
参加过三届冬奥会报道的王镜宇认为:“冬奥会最大的魅力就是运动员并不追求金牌,而是追求释放自己、让自己满足、获得观众的认可的成就感。除了金牌,体育的精彩在于人性的感悟,不管是成功和失败。”
冬奥会开赛前夕,位于惠斯勒市中心的雪橇速滑中心传来噩耗:格鲁吉亚雪橇选手库马里塔什威利在训练中严重撞伤,这位21岁的年轻人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但不治身亡,成为18年来首位死于意外事件的冬奥会运动员。悲伤的格鲁吉亚其他选手带着库马里塔什威利的奥运梦想,继续留在了比赛中。
赛前遭遇母亲去世打击的加拿大花样滑冰女单铜牌得主罗切特,忍受着丧母之痛,坚持按照计划投入比赛,并把铜牌献给在天堂的母亲。
第一次采访冬奥会的雪上记者张荣锋认为:“正是因为对运动的热爱,他们才能把伤心转化为动力,才能继续留在赛场上战斗。”
对待胜负,冬奥会选手更是洒脱,总是在比赛后为自己喝彩,为对手送上祝福,精神饱满地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这种享受赛场的态度,让中国选手充满了力量。
10个月前高调复出的三届世锦赛冠军申雪和赵宏博为中国花样滑冰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赵宏博终于可以用比之前更洒脱、更肯定也更有说服力的语调说:“其实失败了也没什么,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来,我们还要继续生活。”
第三次参加冬奥会的庞清/佟健也实现了他们登上奥运领奖台的梦想。虽然最终创造历史的时刻还是留给了为奥运金牌复出的“老大”申雪/赵宏博,但这对收获银牌的“老二”在温哥华体验到了掌声雷动、群情激昂的热烈场面,佟健自豪地说:“今天我们是最好的!”
作为中国冲击速度滑冰金牌的唯一希望,王北星最终在竞争惨烈的女子500米比赛中赢得铜牌。赛后她并没有沮丧,反而积极地肯定成绩:“我站上了领奖台。我还年轻,未来还有机会。”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蝉联冬奥会亚军的李妮娜也露出了带着泪水的笑容,因为她完美地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她骄傲地说:“我觉得我就是雪上公主,以后还是!”
首次参加冬奥会报道的张薇表示:“我为运动员们表现出的自信和乐观精神感动。在我看来,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胜利者,都是赛场上最亮丽的风景。”
狂热篇--全民运动夜夜狂欢
赛场上,选手们创造着奇迹;赛场外,观众们享受着欢乐。冬奥会是运动员的盛会,更是加拿大全民狂欢的节日,温哥华天天都是“夜未眠”。
冬奥会极大地激发了加拿大人的爱国热情,温哥华市区罗伯森和格兰弗大街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人头攒动,旗帜飘扬,欢乐的噪声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欢乐的人群穿着各种款式印有加拿大标志的衣服、帽子、围巾和手套。官方报道说,高峰时市区主要街道的流动人数达到了15万人,“加油,加拿大,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赛场上无论成绩如何,时时会响起加拿大国歌。
无论阴雨风雪,每天都有数万人涌向各个赛场,总是能看到人们挤在奥运商品特许店中,挑选中意的奥运纪念品。无论是距离温哥华两个小时车程的惠斯勒赛场,还是距离市区一个小时的赛普里斯山赛场,都没有因为路程遥远和天气原因影响观众们的热情。观众们经常是全家老小一律加拿大队服装备,很多还是被年轻父母“挂在”胸前兜袋中嗷嗷待哺的婴儿。
新华网记者展鹏说:“加拿大观众对冬季运动的激情让我觉得吃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的跑到100多公里以外的冰天雪地里观看比赛,这是真正的热爱。”
采访过都灵冬奥会的刘阳对加拿大如此“大规模”的全民狂欢感触颇深。“四年前,我们在都灵冬奥会时,意大利观众始终保持优雅,即使是本国运动员获得了胜利,人们也只限于小范围、三五成群地高兴一下,整个城市的夜生活并没有因为冬奥会而改变。而在温哥华,所有人都在享受和投入冬奥会,这场面太震撼了。”
本届冬奥会志愿者有很多都是年逾古稀的老年人,但是像年轻人一样,他们每天穿着统一的志愿者衣服活跃在各个角落,态度特别积极热情,要知道他们并不都是本地人,很多来自于加拿大国内的其他地方,为了冬奥会而临时借住在这座城市里。
冬奥会报道团的“五朝元老”周杰说:“我问过一些老年人志愿者,为什么要报名志愿者。他们的回答是,我喜欢冬季运动,作为东道主的一员,我想代表加拿大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做出一点努力。”
思考篇--中国何时有座惠斯勒
也许是借了北京奥运会的东风,一向基础差底子薄的中国冬季项目,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实现了奖牌突破,5枚金牌、2枚银牌和4枚铜牌。中国距离冬季运动强国还有多远,距离举办冬奥会还有哪些不足?
在记者王镜宇看来,冬季项目的发展是建立在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等大家都有钱了生活舒适了,追求人性的放松和个人爱好时,才有精力和物质基础去玩冬季运动。如果经济实力不够,宁可不要面面俱到,硬要追求冬季项目的全面开花,可以集中精力寻找突破口,量力而行。在中国现行的经济条件下,我们还不具备成为冬季运动强国或者举办冬奥会的资本。”
采访过五届冬奥会的记者江红认为,中国的冬季项目群众基础不够雄厚,只有在个别地方和个别项目上有一些人才储备,但和亚洲近邻韩国和日本相比,还显得十分薄弱,更别提和欧美等强国相比。
“论冰上和雪上比赛场馆,中国的雪上赛场严重不足。赛道建设耗资巨大,赛后闲置浪费以及巨大的维护费用等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再加上交通、通讯、旅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一届冬奥会的花费堪称天文数字,”江红说。
最重要的是中国缺乏足够的观众人群。“冬奥会是一场世界冰雪大聚会,既要有演员——运动员在场上表演,也要有观众在场外观看叫好,二者缺一不可。”
江红预计,再过15年到20年,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那时,中国也许可以拥有若干个成熟的滑雪度假胜地,滑冰滑雪已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一部分;那时,中国冬季项目的金牌不单单集中在短道速滑和雪上空中技巧等少数几个项目;那时,一场冰球、花滑比赛可以吸引几万观众的疯狂呐喊……
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许基仁的最大感受则是:如果中国有一座“惠斯勒”该有多好!惠斯勒山上树木葱郁,白雪皑皑,空气洁净,冬天气候宜人,温度在零度左右。一栋栋小木屋造型可爱,设施齐全,是冬季滑雪者的乐园。住在这样温馨的小木屋,呼吸着发甜的空气,从雪坡上飞驰而下,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可惜中国还没有一座"惠斯勒",东北太冷,南部的滑雪场设施又不够好,没有一处真正的滑雪胜地。中国是该努力打造一座"惠斯勒"式滑雪胜地的时候了,既可以培养中国的滑雪爱好者,也可以提倡低碳经济、体育休闲,还可以极好地拉动冰雪产业,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许基仁说。
担心篇--冬奥会的发展趋势
参加温哥华冬奥会的世界各国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哪里像是冬奥会?简直就是春奥会,甚至夏奥会。温哥华街头看不到一片雪花,到处是绿茵葱葱,鲜花盛开,时尚女郎穿着丝袜短裙,小伙子连穿短裤背心的都有。
在雪上赛场惠斯勒和赛普里斯,只有组委会努力维持的赛道上有雪,很多地方都变成了青山绿水、残雪消融的春景。记忆中那个冰天雪地、冰清玉洁的童话般冬奥世界,已经越发遥远而模糊……冬季奥运会已连续三届遭遇雪情“危机”。
据说,这是温哥华在最近10年来的“最热”暖冬,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却是不争的事实。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和谐遭到破坏,气候异常的现象更加频繁出现。
江红说:“但愿冬奥会缺雪、少雪的现象能够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警醒,愿奥林匹克盛会能成为注重环保、宣传环保的一个重要载体;愿世界各国、各界的人们能携手同心、共同努力,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捍卫我们美丽的家园。”
而格鲁吉亚雪橇选手库马里塔什威利在赛前的意外死亡,让人们为冬奥会项目难度的设置以及安全保障措施感到担忧。雪橇是一项追求速度的运动,运动员在努力达到极速的同时,风险与之俱增。
负责本次冬奥会雪上项目的记者马邦杰指出:“速度可以带来激情,速度的背后也隐藏着危险。如果以生命为代价追求速度和激情,这种运动就不会具有持续性和生命力,任何运动项目都不能以生命作为筹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