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全运会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提案在体育圈内引起热议,特别是其提出的“在全运会赛场上取消金牌榜和奖牌榜”建议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昨天,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对此做出了回应:“我也不赞成以全运会的金牌数量来考核省市体育官员政绩。全运会的金牌数量,并不能反映一个地方的体育全貌。但是,全运会还是要搞金牌榜,因为这是一种‘奥运模式’。”
于是,一场“全运会金牌榜到底是否应该取消”的讨论迅速在体育圈内以及网友中展开。
因“两榜” 全运会追求“跑偏”
在赵龙委员看来,之所以他要提交“取消全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提案,主要是目前政府部门将金牌数和奖牌数看得太重了。政绩评价应与奖牌数和金牌数脱离,不应拿着金牌数和奖牌数作为政府体育部门的政绩评价标准。如果取消金牌榜和奖牌榜,无疑会淡化他们对金牌数和奖牌数的过度青睐。“在某些地方,全运会成绩已经成了考察省市体育官员政绩的标准,甚至是惟一标准。在这样的政绩压力下,对全运会成绩的追求就存在走偏的危险。”
的确,从1997年上海承办全运会开始,已经形成了一种“全运定律”,即东道主必须是金牌榜、奖牌榜、积分榜榜首的“东道主现象”。“很多东道主为了稳坐金牌榜榜首的位置,不惜收买裁判,在比赛中打压竞争对手,这已经严重违背了全运会举办的初衷和宗旨。”昨天,一位资深的体操教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像体操、跳水这种打分项目是最容易暗箱操作了,所以东道主有着很大的优势。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东道主总是很轻松占据金牌榜榜首的位置。”
由于金牌榜设置所产生的诸多负面连锁反应,已经让全运会变了味道,所以赵龙委员建议,国家体育总局可以考虑改革以全运会为核心的地方体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高发展全民性体育运动水平在考核指标中所占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总指标的40%。他还建议地方政府可以考虑不再设立具体的赛会名次指标,转变对体育官员的政绩评价观念,提高公平竞赛奖、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的奖励标准。
要保留 这是一种“奥运模式”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赵龙的提案,昨天,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做出了明确回应,“全运会会改革,但不会取消金牌榜。”
崔大林在阐述为何不能取消金牌榜的原因时,首先肯定了全运会的积极意义。“全运会是调动全国资源、调动各省市积极性,共同发展体育事业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也努力地把全运会真正办成人民的节日。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全运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正在研究全运会的改革问题,以适应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需要。全运会要改革,包括缩小规模、竞赛日程编排、项目的设置、组织接待工作等。”崔大林如是说道。
但对于赵龙委员提出的“取消奖牌统计、弱化全运会成绩考核”的建议,崔大林则直言,其实他也不赞成用全运会的金牌数量来考核省市体育官员政绩,可为何还要保留金牌榜,主要是缘于这是一种“奥运模式”。
引争论 金牌榜不是“杀手”
事实上,对于全运会金牌榜是否应该取消的讨论并非是新鲜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之所以这一旧话题能引起热议,与赵龙的全国政协委员身份不无关系。不过,昨天本报记者在采访多位体育官员时,他们普遍的声音是,“金牌榜并非是让全运会变味的杀手,即使是取消了金牌榜、奖牌榜,老百姓和媒体心中也自有一杆秤,依然能自己计算出谁是体坛老大。”
很多圈内人认为不应该取消全运会金牌榜的原因与崔大林所言基本如出一辙,“全运会实际是与奥运会配套的赛事,而金牌榜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圈内人随后还举例说,“文艺圈不也搞各种奖项的评比嘛,而每次颁奖典礼也都会爆出所谓的黑幕或暗箱操作,但听说哪个颁奖典礼就此停摆呀。”
正如一位资深评论员所言,“用全运会的金牌榜和奖牌榜,作为衡量一个地方体育工作的效果并没有错。错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金牌。如果能全面清除全运赛场上的黑幕,那么,这样货真价实的金牌有何不能计算?对全运会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但绝不是简单通过‘取消金牌榜’就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本报记者 赵姝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