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冰雪 > 短道速滑动态

李琰诠释如何“绝处逢生” 称续约仍在初级阶段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04月08日17:50

  沟通不畅矛盾激化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李琰发现:随着杨扬、李佳军的退役,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短道速滑在梯队建设、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处于瓶颈期。

  “我在美国队,看到的都是中国队的优点,了解并不深入,顶多是通过比赛看看整体状况。一旦决定要回来之后,就开始看问题,但是越来越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李琰说。

  到任最初,李琰手下共有7名女队员和6名男队员,年龄结构上存在不合理,半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伤病。“除了王濛之外,中国队可以说就是一支中等或者中下等水平的队伍”。

  那段时间,李琰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李琰和冬季中心协议的执教目标——温哥华冬奥会拿下两枚金牌。而其时,除了王濛的500米略强之外,没有第二个夺金点。

  “而且协议里还明确规定,中心如果单方面结束协议的话,只要补给我几个月工资,而我如果提前离开的话,则要返还一大笔补偿,那就意味着如果中心对我的表现不满意,我随时可能面临失业。”李琰说。

  加之队员对李琰带来的训练方法还不适应,不理解、不配合,队员和主教练间的关系不甚融洽。

  如今,回忆起磨合期的冲突,李琰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自己在第一年没有找到和队员沟通的适当方法。“队员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就是不沟通,我说怎么做就是怎么做,有些东西队员当时不理解,但我坚持要求她们这么做。”尽管她当时也看到了问题,但也许沟通的对象差异太大,李琰一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平回忆说:“都灵冬奥会时,我曾经采访过时任美国队主教练的李琰,当时她穿着美国队队服,意气风发、非常干练的样子。”可时隔一年之后,再见李琰,显得非常苍白、憔悴,可见她当时压力之大。

  2006年11月,冬季中心在哈尔滨举行了一次短道速滑国家队选拔赛,吸收了周洋和刘秋宏等一批有潜质的小队员。为了迅速提升团队实力,李琰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指导小队员身上,“冷落”了好胜的“一姐”王濛,师徒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随即,2007年1月,发生了王在长春亚冬会上的公开“炮轰”事件,亚冬会女子1500短道赛中王濛仅获第三,赛后她面对央视的摄影机,直言,“上场之前没有为我安排任何战术,就对我说了一句话,‘你自己说怎么比吧’,这次亚冬会结束后我自己会提出来申请,要求回到地方队训练,因为国家队的训练不适合我!”师徒间的矛盾公开化。

  “将帅失和”使得圈内对于李琰执教能力的质疑声再起。国内甚至有人提出异议:李琰曾经执教的斯洛伐克队和美国队与中国队情况大不同,“要解决中国队的危机,需要一名能够把队伍从中等水平往高水平发展、有丰富经验的教练员”,言外之意,李琰并不是那个“合适”的人选。

  王濛面临禁赛处罚,提早离队。四面楚歌中,李琰也草草结束了自己第一年的执教,回美国休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施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