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园做采访,是在一个阳光猛烈的下午。在市体校的田径场里,黄园戴着副墨镜,腰杆笔直,怎么看都不像是年过半百的人。
“每天都和年轻人在一起,所以不容易老。”黄园说。
谈转型 “成年队和青少年队是两码事”
在黄园50年的人生中,超过30年都浸泡在田径场上。“1973年进入专业队,1984年在广西退役,1986年就开始带湖北省队,直到2004年才从专业队退下来来到东莞。”
18年专业队的执教经历,也一度让黄园自我感觉良好,他以为既然带成年人都没有问题,再带小孩子训练肯定不在话下。
可是,隔行如隔山。虽说从湖北到东莞,干的始终是田径,可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差距却像鸿沟一样难倒了黄园。“以前教技术,只需要讲一遍,大家都懂了。但来到体校,才发现带成年队和青少年队是两码事,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却有限得很,别说只讲一遍,就算讲上三四遍,孩子们都有可能听不懂。”
不单是理解上有困难,与专业队相比,体校的学生们都在打基础的阶段,以前训练只需要把训练内容往队里一宣布就可以撒手不管的黄园,如今却不得不手把手地做示范讲要领。
“刚来的半年时间,一直在适应期,有时候把口水都讲干了,可是孩子们就是领会不到。”这倒也消磨了黄园的脾气,曾经是急性子的他如今早已被他的学生们打磨出耐心和温柔。“就算现在有多大的事,都不容易发脾气了。你越急,小孩就越不会,还不如慢慢教,慢慢讲道理。”
谈经验 “要和年轻人有共同的话题”
整整六年时间,黄园几乎每天都和学生们呆在一起。用他的话说,既是当老师的又是当保姆的。
体校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十多岁的年龄,小的甚至只有七八岁。但学校的全封闭管理,却让孩子们从小就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我们体校教练亲自从各个小学和中学里挑选出来的,所以除了训练,还得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黄园对学生的关心显而易见,采访过程中,他几乎不用翻看任何资料就能说出学生们最近的学习成绩以及训练成绩。但黄园也不是没有烦扰的地方。“孩子们的状态起伏非常大,不注意点,可能就会走偏。另外,年轻人的情绪也很难琢磨,可能这一刻心情很好,下一刻就捉摸了。”
这也让年过五十岁的黄园不得不学着融入年轻人的世界,如今孩子们所热爱的东西,黄园也逼着自己去接受。“如果你能和他们有共同的话题,他们也就会比较听你的。这样,自己也会变得年轻一些。”
谈未来 “中国田径走向了一个较好的轨道”
1973年,当黄园成为专业的跨栏运动员时,所有的场地和设施都简陋不已。“训练场全是煤渣跑道,跑一圈下去,满面都是尘土。”
可让黄园感慨的,其实又何止场地和设施的变化,更多的还要算人们开始对田径的熟知。早在20年前,黄园就已经参加了全运会的跨栏比赛,但那时的人们对跨栏项目,却是一片空白。“田径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枯燥的。此外,田径成才慢,也让很多人失去耐心。但自从出了刘翔后,中国人对田径慢慢了解了。”
这种体会在这两年尤其明显,放在几年前,家长们都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到体校学习田径,认为田径是一个没有出息的运动,但自从刘翔横空出世后,家长们的思想工作明显比以前好做多了。
“现在各个大学每年都会举办众多的田径比赛,所以一般田径的优质生,名牌大学都会抢着要。”黄园表示,就算是运动成绩一般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读上大专。
对于中国田径的未来,曾经参加了三届全运会的黄园同样信心满怀。“虽说现在刘翔的成绩并不算太好,但刘翔之后,史冬鹏等人开始接枪,中国田径走向了一个比较好的轨道。以前,我们问孩子们未来的梦想时,只是问他们想不想当全国冠军,但现在我们再问就变成,要不要去当世界冠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