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兼职的“后腰与中卫”?
凯凯
看彩
对于专业机构来说,当赔付不可避免,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接受,更不会学着享受。他们会动用所有可动用的资源,包括调动裁判资源——看似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群人——然后将比赛导入他们所期待的轨道。
本届赛事至今,裁判问题已经被数次提起,敏感比赛的敏感判罚、非敏感比赛中的荒唐判罚,很多20岁年轻裁判都不会犯的错,却在世界杯裁判身上出现,别相信这是技术失误。很不幸,裁判员正在逐渐暴露自己的“兼职”——专业机构的“后腰和中卫”。
误判:决定比赛或干扰比赛
理论上,误判分两种,一种将决定比赛,一种将干扰比赛。
具体来说,前一种是“烈性的、快速的”,一针见效,比如小组赛美国VS斯洛文尼亚一战中吹掉美国队第三个进球的马里裁判,赛前美国让平半浅盘,这种貌似送钱的上盘能打出才叫见鬼呢。斯洛文尼亚2比0领先也符合机构的期待,只是美国人就喜欢“英雄主义反突击”,绝地反击打得虎虎生风,2比2之后离3比2如此之近。
马里籍主裁判吹掉的美国队第三个球,就是“烈性判罚”。类似的判罚还有阿根廷小组赛对希腊队、淘汰赛对墨西哥时的越位球得分都被判罚为有效,这也直接决定了比赛结果。
所谓“干扰比赛”,属于“慢性毒药”,这种判罚的效果可能会通过之后几十分钟的比赛显现威力。
比如德国与塞尔维亚一战,德国半一上盘一旦开出,也会令机构感到恐惧,但德国人的势头又难以阻止,西班牙籍主裁判很会控制比赛,一上来就用黄牌套住德国队几名关键队员,包括克洛泽,之后便是累积黄牌变红牌,德国队就此失去了赢得比赛的机会。尺度是裁判掌握的,而根据比赛需要掌握尺度,这就是裁判的功能。
英德之战 裁判仅是“顺水推舟”
很多球迷、很多彩民到现在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裁判不将英格兰队兰帕德那个明显过线的进球吹掉,英德之战或许不是1比4,英格兰队甚至会在追平比分后一路神勇击溃德国人。谁都有假设的权利,历史也不会重新来一遍。
那场比赛,德国队赛前平手高水,等进球后,一直挺住平手和平半盘位,英格兰能翻盘?至少专业机构的数据没体现这种信心。补充一句,在德国队3比1领先后,还是平手盘,根据经验,这只有一种结果:不是英格兰还会再扳一个,而是还会再丢一个。
从大势看,当时的那支英格兰完全没能力阻止当时那支德国队,裁判的经典误判或许影响了所有人的心态,但对于结果,这个误判真的不是关键。或许,吹过无数比赛、也看过无数比赛的几位裁判,只是送了一份“顺水推舟”的人情。
搞笑的是,从最后结果、走地盘过程、大小球数据看,这个本届世界杯最经典的误判居然是完全无关结局的一次判罚。很多争议很小的判罚杀伤力比这要大得多。
花式投注 裁判可控因素大
关注本届世界杯花式投注的彩民应该对黄牌数、角球数、越位数三项有特殊的经验。从已经结束的61场比赛看,在花式投注项目上,裁判的可控因素极大。明显的角球可以变成球门球,恶劣的犯规可以变成口头警告,越位两米可以是好球,经典反越位可以立刻吹掉。一两个裁判这样吹还情由可原,几乎所有裁判都这样吹,那就太让人绝望了。
在德国与塞尔维亚一战之后,裁判出牌尺度开始成为话题。朝鲜与巴西一战,黄牌总数开出4.5,但偏偏匈牙利主裁判能把所有犯规都变成口头警告,全场90分钟只对拉米雷斯一个人出示了一张黄牌。
本届赛事,红黄牌大小数都是在裁判名单公布后才开出的,这足以说明机构对裁判个人风格的认可和忌惮。
在红黄牌项目上,迄今最搞笑的一次就出现在昨天凌晨荷兰与乌拉圭的半决赛中。赛前黄牌全场开出4.5大小,比赛打到第83分钟,黄牌4张,走地开出4.5高水,再出一张,上盘开出。但由于双方阵型拉得较开,体力下降,逼抢已经无法形成人贴人,懂球的彩民都觉得这“最后一黄”开出的概率并不大。果然,比赛踢到第93分钟,还是无人有恶性犯规,裁判也没有出牌。
就在所有人以为比赛将结束的时候,裁判突然给了范博梅尔一张黄牌,理由是这个荷兰球星脑子发热自说自话,以为比赛结束,自己捧起球开始庆祝了。也许他听见了“野哨”,也许裁判想突出一下权威,总之,这张黄牌是本届至今最具戏剧性的一张——让很多人输赢都觉得莫名其妙。
客观一点说,机构与彩民的博弈中,原先并不太需要裁判如此明目张胆帮忙,但机构在进步,彩民也在进步,很多人分析比赛的方法、手段越来越准确,眼光和思路也越来越专业,仅靠以往在盘面、水位、数据上搞点小花样,似乎已不足以打赢一场“世界杯战争”,这时候,裁判的“拦截、防守作用”就会更加明显。未来,裁判的争议只会越来越多。
从专业机构的角度看,裁判不仅是比赛场上的法官,同时,他们也是阻止比赛向球迷期盼方向发展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