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极限运动苦并快乐着 参赛者收入不稳少数职业化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0年07月19日15:02

  7月17日、18日,中国极限运动协会主办的“特步”2010年中国极限运动精英赛首次在青岛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现场观战。作为全国十个分赛站之一,青岛站共设有五个项目,分别是滑板街区赛、直排轮滑赛 、小轮车街区赛 、小轮车平地花式赛和轮滑飙高赛。记者在经过两天的采访后了解到,参赛选手们几乎都没有专业教练指导。他们尽管深爱着这项运动,但很多都是练到一半就放弃了,只有极少数还在坚持着成为职业选手的梦想。“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极限运动更强调自由、参与和勇敢精神,极富挑战性和观赏性,只属于那些愿意‘摔倒上千次,只为成功一次的人’,并被誉为‘正在风靡全球的未来体育运动’。”CX极限赛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极限运动中的BMX小轮车亮相北京奥运会后,极限运动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关注热潮,但它距离一个成熟的体育产业,还很遥远。

  青岛一哥为理想苦撑

  17日进行的预赛共分为三个大项,其中包括轮滑、滑板和小轮车。其中滑板项目中,一名叫周康的青岛选手因伤缺赛。周康今年20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今年刚从山东体育学院毕业。他也是青岛滑板界当之无愧的一哥,他在本赛季CX 极限赛积分榜上排名第五位。“比赛前一天训练时脚摔伤了,上午赛前热身时又摔了一下,这下连参赛的机会都没了,别说拿冠军了。”周康的话语中充满了遗憾。

  周康告诉记者,在青岛没有专业的滑板俱乐部,更没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技巧提高全是靠与同伴交流、上网看国外选手的比赛视频,以及参赛过程中向其他选手学习。

  “我没有赞助商,器材费用基本自理,但我每天还是坚持训练三四个小时。因为打心眼里喜欢这项运动,所以即便条件再苦我也想练下去。”周康表示,他的目标是成为职业选手,至少也要让国内的滑板爱好者认识他这张脸。周康还告诉记者,在青岛玩滑板的人挺多,但真正经常玩的就十几个,他们的情况与自己类似。

  “单飞”生活就怕受伤

  张俊1991年出生,是从山东潍坊专程过来参加滑板比赛的。他和周康经常在一起参加比赛,所以相互之间都认识。“我在十四五岁时也像周康那样 ,想成为职业选手,可现在不抱什么希望了。在国内玩滑板不会像跳水、体操等奥运项目那样有发展前景。”张俊前几天刚收到山东艺术学院表演系的录取通知书,九月份就去报到。与张俊想法一样的还有孟严,孟严获得滑板项目第四名,他今年刚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未来一年准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

  本站比赛轮滑飙高冠军的邵建彬和直排轮滑亚军张合凯也都是山东人,两人从十岁左右开始习武,后来北京某轮滑俱乐部发现了他们。到了北京之后,他们开始练习轮滑,并代表俱乐部进行商业表演。“我家是农村的,跟着俱乐部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工资,算是帮家里减轻负担了。”张合凯表示,自己目前已经“单飞”,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比赛奖金和外出表演,青岛分站的直排轮滑赛亚军为他带来一千元的奖金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受伤,因为受伤了就无法参赛或表演,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

  极限运动路在何方?

  作为青岛分站赛滑板街区冠军,来自河南郑州的车霖堪称中国滑板界最知名的职业选手,他曾代表中国两次获得亚洲室内运动会滑板项目冠军。“尽管我也入选过国家队,各种冠军拿到手软,但和那些奥运项目的运动员相比,不管是收入还是知名度,都差了一大截。”车霖在郑州经营着自己的滑板器材店,店内赢利、比赛奖金和赞助费用是其主要收入。

  “店里的生意还凑合,至于比赛奖金真不算太多,就像CX 极限赛,分站冠军能拿到两千元,打进八月份总决赛并获得冠军的话,能拿到一万元 。”另外 ,车霖还是美国某知名运动品牌赞助的选手,下周他将前往四川成都参加该品牌的商业活动。“每个月的赞助费不算多,只能保证我过上白领阶层的生活。”据记者了解,像车霖这样得到商业赞助的极限运动选手凤毛麟角,他的成就也是周康们奋斗的目标。

  当被问到如何才能推动极限运动发展时,车霖表示,这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这类非奥运项目想走上职业化很难,需要大量社会资本的支持。不过,目前很多大公司都开始重视这一块,投入的赞助资金越来越多,发展势头也是越来越好。”车霖最后说道。文图/本报见习记者 张庆宁

  

(责任编辑:Jurgen)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