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宁、谢杏芳相继退役后,关于谁将成为中国女单新一代领军人物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歇,随着今年中国女队痛失尤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渐近眼前,这样的议论进一步升温。王仪涵、汪鑫、王适娴、蒋燕皎、王琳、卢兰,这六朵在北京奥运会后绽放的金花,究竟谁能脱颖而出,艳压群芳,无论是羽毛球界还是广大爱好者,都在翘首盼望•••••
等待中国女单新“领袖”
文 小羊
从5月的汤尤杯赛归来后,中国羽毛球队围绕这次大赛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总结,其中尤杯失利原因、女单如何打造领军人物更是总结中份量最重的部分。
在不久前的一次总结中,从男单到女单,从一队到二队,每个队员都收到了一张调查表,调查的主题就是“你如何看待女单领军人物”,内容包括:你认为女单的领军人物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共有霸气、胆略、智慧到大气、事业心、张扬、天才、勤奋等14个选项;你觉得自己有信心成为领军人物吗?要成为一名领军人物,你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或者你看好队里哪名队员成为女单领军人物?
这是一次记名的调查,女单主教练张宁说,就是想通过这次调查深入了解队员们是如何看待女单领军人物的。这个调查也足以说明,打造女单领军人物已成为当下中国羽毛球队的一项急迫任务。
女单陷入“无核”时期,原因是多方面的
所谓领军人物,除了要有过人的本领,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内心、足够的自信和可以担当一切的勇气。在一支队伍中,领军人物无疑是具有超强呼召力与凝聚力的核心,可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可以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前行。
在中国女单的历史上,一直都拥有这样的领军人物,像上世纪80年代的李玲蔚、韩爱平、上世纪90年代的叶钊颖、龚智超,直至北京奥运会前的张宁、谢杏芳,可以说,中国女单多年以来创下的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们的存在。然而,在北京奥运会后,一直衔接紧密的中国女单领军人物链条似乎突然断开。
汪鑫,1985年出生;蒋燕皎,1986年;卢兰,1987年;王仪涵,1988年;王琳,1989年;王适娴,1990年。衔接得如此之好的年龄段充分显示出了中国女单的人才济济。但是对于女单主教练张宁来说,六名女单整体实力很强大,但就是缺乏一两个能够具有“定海神针”作用的核心,而这也正是现在最让她头疼的事。翻开2008年至今的成绩册,这六名女单的战绩不能说不好,但每个人基本都呈现出一条波浪线。冠军轮流拿,虽然都是中国的,但也说明了每个人状态的起伏不定,这样的现状是无法让教练放心的。
拥有了一流的技战术水平,为何却未能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呢?仔细分析一下,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在谈到女单领军人物断档的问题时,总教练李永波率先提到的一点是,“张宁这一批队员退得比较晚,其他年轻队员在当时获得的锻炼机会不多。如果一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太长,就会压掉一批人,就会影响到队伍的人才衔接,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正如李永波所言,2006年,已经31岁的张宁和26岁的谢杏芳仍在担当重任,在她们之后,中生代的朱琳、朱晶晶表现平平,顶不上去,更为年轻的卢兰和蒋燕皎则初出茅庐,还显稚嫩。客观上讲,1984年出生的朱琳如果在那个时候能够顶上来,她也许可以在张宁和谢杏芳迅速退役后接过领军人物的大旗。2007年世锦赛,朱琳在张宁、谢杏芳提前出局的不利情况下,独挑大梁,勇夺冠军,捍卫了中国女单的荣誉,当时的她意气风发,大有取代两位老将的势头。然而好景不长,世锦赛后,朱琳很快便陷入低迷,接着又在激烈的奥运会参赛名额之争中被更年轻的卢兰挤掉,信心与斗志严重受挫,2009年便淡出国家队。在朱琳之后,卢兰和蒋燕皎虽然参加了2006年尤伯杯赛,但并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尤其蒋燕皎,2007年因为伤病做了手术,此后受困于伤病,信心大受影响,状态也难以恢复到最佳。
抛开上面提到的这一客观原因,造成现在女单领军人物“难产”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80后、90后们承受磨难的忍耐力相对薄弱,对于一项事业的渴望和追求似乎也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强烈。在这六名女单中,除了汪鑫的经历比较曲折,其他几人均是在比较顺利地一路进到国家队,成为佼佼者,其间均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她们也未曾面临过“必须要打球,必须要拿冠军才能改变命运”的压力,都是独生子女的她们都是在家庭的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在如今选择非常多元化的社会中,不打球也会有别的选择。这样的思想难免会让她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放弃。在之前提到的问卷调查中,每个女单姑娘在说到谁是自己心目中的领军人物时,张宁是唯一的答案。张宁的拼劲、意志力让她们心生敬佩,但是,要她们自己真正做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