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智宁在父亲高铁的陪伴下,演奏《爱的协奏曲》。 |
本报记者 蒋士元 文/图
9月25日晚,在第五届全国特奥会闭幕式上,来自南宁的智障青年高智宁和他的父亲高铁感动了全场观众。人们为高智宁演奏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而感动,更为他们父子二人在生活中演绎的“爱的协奏曲”而感动。
当晚,在福建省体育馆,高智宁——这名只有3岁儿童智力的青年,熟练而深情地弹奏钢琴名曲《爱的协奏曲》。在他的钢琴声中,表演艺术家韩童生饱含感情地朗诵了《心中的太阳》,向人们讲述了高智宁亲身经历的爱心故事,展现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大爱,让全场观众体会到了真正的特奥精神。
不幸,从降生时就不期而至
高智宁1992年2月出生在南宁。不幸从他降生的那一刻就不期而至,由于难产,他生下来时脸已憋得青紫,生命危在旦夕。经过抢救,他才转危为安。那一年,喜得贵子的高铁27岁,是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的一名职工,他给儿子取名“高智宁”,希望他能聪明健康。然而,事与愿违,高智宁却偏偏成了智障人士。
闭幕式结束后,在他下榻的宾馆里,高铁向记者回忆了高智宁艰辛的成长之路。
小智宁两岁还不会说话、走路,有时候会大声喊叫。他一肚子狐疑地带着孩子到医院去检查。诊断的结果令高铁夫妇如遭五雷轰顶:由于出生时大脑缺氧,导致部分脑细胞受损,高智宁为大脑先天性智力障碍,属智力二级残疾。这个诊断,意味着孩子无法认知事物,没有抽象思维,与人交流困难,生活不能自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给孩子治病就成了高铁夫妇的主要使命,他们带着孩子下广州,上北京,四处求医,耗尽了积蓄,却收效甚微。好心的亲友都劝他们:“孩子都这样了,把他养大也没用,不如早点送到福利院吧。”
高铁夫妇拒绝了亲友们的好意。“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哪能忍心抛弃呢?”
弹琴,偶然的发现燃起希望
抚养一个残疾孩子,其艰难程度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1999年,由于种种原因,高铁夫妇协议离婚。高铁从此又当爸又当妈,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
妈妈离开之后,小智宁对爸爸更加依赖。只要高铁离开片刻,他就会大声哭闹,乱摔东西。高铁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可他从没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抚育成才。
但现实却残酷无情地打击着高铁。他每年都带儿子到医院进行智力检测,数据表明,小智宁的智力在逐年下降。高铁心急如焚:难道儿子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就在高铁茫然无措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看到了希望和方向。
有一次,高铁的朋友把电子琴寄放在他家里。当时7岁的高智宁摸了摸琴,好奇地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几天后,高铁惊奇地发现,小智宁竟然能完整地弹出了一首在幼儿园时学过的歌曲!这让高铁激动不已,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充满希望的未来。从那以后,他一有空就教儿子弹电子琴。高铁在单位负责娱乐室的工作,本来就很热爱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他觉得学钢琴对提高儿子的智商更有帮助,就借钱买了一架钢琴,正式教儿子学钢琴。
奇迹,智障儿征服各地听众
别看高智宁是个智障儿童,对音乐却有着超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上课时,高铁先教他唱熟曲子,然后让他在琴键上一个个地对照着把音符弹出来。高铁每天要陪儿子练上8个小时,累得白发不断增多。但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小智宁的琴艺进步很快,高铁很快就感到自己已经教不了他了。2001年3月,高铁找到了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师余立,恳请余老师收高智宁为徒。余老师被高铁的父爱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由于高智宁与老师沟通有困难,高铁就充当“翻译员”,每天陪着儿子一起学,往往是自己先把余老师的课领会了再回家接着教儿子。就这样,小智宁的琴艺一天比一天进步。
2004年,高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小智宁参加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大赛。没想到小智宁竟然一路过关斩将,淘汰了无数智力正常的选手,闯进总决赛。在总决赛上,他以一曲高难度的《土耳其进行曲》博得了如潮的掌声,获得钢琴组金奖。
高智宁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大赛组委会的关注,他们决定选派高智宁参加2004年8月在法国波黑市举行的“第二十一届法国Brive国际青少年音乐节”。
2004年8月18日,在法国一个教堂里,高智宁以激情澎湃的《土耳其进行曲》和轻快优美的《牧童短笛》两支钢琴曲,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赢得了如潮的掌声。当地媒体盛赞:“这个东方孩子是让人惊叹的音乐奇迹!”
从此,高智宁的生活中充满阳光。
精彩,他用生命演绎着音乐
2005年8月,高智宁通过了国家钢琴十级(最高级十级)的考试。同年9月,他被广西艺术学校破格录取。2006年8月,在全国第四届特奥会闭幕式上,他受邀与著名的智障“指挥家”舟舟合作,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那场演出,中国残联领导的评价是:“这是残联史上、特奥史上从没有过的精彩演出,高智宁是在用生命演绎音乐!”
今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高智宁一直在“生命阳光馆”为来访的各界人士作表演,向人们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9月22日,他专程赶到福州,25日晚在第五届特奥会闭幕式倾情演出,26日又马不停蹄地飞回上海,继续在世博会表演。
回首儿子的艰辛成长之路,高铁感慨万千。
“我坚信,只要用心摸索,不断努力,一定能够让儿子有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成功了。”高铁充满感情地说,“我希望通过高智宁的例子,给天下所有智障儿童的父母传递这样一个信念:智障并不可怕,只要不离不弃,只要不懈努力,一样会有出息!”
是的,只要不离不弃,只要有真爱,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如今,高智宁与智障指挥家舟舟一样,成了一种精神符号,激励着许多智障人士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