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全民健身成都为来年筹谋 地铁时代健身如此容易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2010年10月26日11:54

  时光流转,2010年的日历已经翻到了10月下旬。“金秋十月”,原本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然而对一年来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成都市全民健身运动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冯晓钟近日谈及此事时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成都市的全民健身来说,更重要的不是收获,而是反思和总结。虽然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启动了很多全民健身的特色活动,但是还远远不够。”为了能更好地在成都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市体育局未雨绸缪,转变思路:准备将全民健身活动工作中的项目评估,改为思路、方案评估,使评估前移。现在对区(市)县的评估方案已经在进行,在评估区(市)县今年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更注重评估明年的思路和重心。12月市体育局将对区(市)县的计划和跟进情况进行检查,目的就是让全民健身活动更贴近老百姓、更实在。

  三大方向,全民健身更贴近群众

  2010年,成都市全民健身活动盛况空前,尤其是各类特色活动,诸如千人万台乒乓球赛、天天羽毛球、“成都人的世界杯”电竞活动、打蒜薹、广场体育舞蹈、棋类车轮战、健步走……充分调动起了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近一年来,全市启动了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多达数百项,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和参与。

  这些年来,成都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领域创造了不少“国内第一”:第一个在同级、同类城市中公布综合性地方体育条例,通过法律保障市民健身的权利;第一个推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第一个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第一本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在蓉问世;第一张体育实景地图面世……但即便如此,仍无法彻底满足广大老百姓的健身需求。为此,成都体育准备明年在全民健身特色活动的开展、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这三大方向上着力,加大工作力度,力争让全民健身更贴近群众、贴近基层。

  一大转变,培训指导更有针对性

  今年成都市拟培训7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已经完成了培训计划,随后还将培训400多人,总数将达到1200人左右。大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接受培训,并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中去,将大幅推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但在培训的过程中,成都市体育局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参加培训的人不少,但由于个人工作或生活的问题,不少完成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最终都流失了。比如,一些参加培训的大学生,他们在毕业前还能非常积极地指导市民进行健身活动,但毕业后,尤其是工作后,便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指导健身。因此,成都市体育局从今年夏天开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进行思路上的调整——将宏观培训改为微观培训。现在,成都市能培训2-3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不像以前一样泛泛,而是针对各种体育项目进行专门的培训,力争让培训更贴近老百姓日常的健身活动。接下来,成都市将尝试对社会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包括教练),以及区(市)县文体部门的文体专干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这些人原本就从事体育工作,将他们培训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能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更加稳定,并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成都市的这一思路,也得到了体育总局社体司的高度认可。

  全民健身设施篇

  健康绿道

  悄然改变你我生活

  双流的温先生和曹小姐将在今年年底完婚,在此之前他们要拍摄婚纱照。经过多方考虑,这对新人决定将婚纱摄影地点安排在白河湿地公园的健康绿道上。“这里风景很优美,空气也很清新,到这儿心情都会好很多。”温先生告诉我们,他们找过很多地方,最后发现这里最合适。于是在一天下午,这对新人成为健康绿道上又一道靓丽风景。

  据双流县体育局工作人员透露,像温先生他们这样的新人还有不少,随着绿道建设的进行,越来越多本地新人将这里作为了人生最重要时刻的记录点,每周都会有人来此拍摄结婚照。他笑着说,这或许是绿道建设始料未及的一项功能。记者注意到,这条直线距离8.5公里的绿道设计很合理,整条绿道环绕着白河自然成形,绿道路面宽阔平直,休息设施完备。最重要的是植物茂密,放眼望去全是满眼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绿道上不时有健身市民行走或骑车,有些人甚至脱掉鞋子赤脚行走,享受天然足底按摩的乐趣。

  健康绿道的建成正在逐渐改变双流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是缓慢的,却看得见也感受得到。白河绿道条件很好但远离市区,不少市民便驾车过来,只为走上半个小时,家住棠湖公园附近的姚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上周五下午姚先生开车和朋友一起来绿道散步,他说开车过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在城里呆久了觉得闷,来这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活动,是种非常不错的享受。“我本人比较喜欢运动,以前缺乏条件,想跑步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现在有了这条绿道就方便多了。现代人工作节奏都很快,过来放松一下很有必要。”姚先生笑着说,他的几个朋友以前闲暇时间就喜欢上网、打牌,在自己带动下现在也愿意来绿道活动一下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远了点,要是离城区近一点就好了,也免得我每次开车过来。”

  建设越好的绿道离市区就越远,这似乎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过这个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只有远离市区才有足够的空地,而中心城区无论怎样辗转腾挪,始终免不了空间局促的问题。尽管如此,绿道建设并没有放弃中心城区,有关方面恰恰对这一块给予了更高的重视。理由同样很简单,只有离市民越近的绿道才越能发挥其健身功效。据了解,成都市区规划了84个小游园和街头绿地,总占地1226.2亩,总投资约1.96亿元。在寸土寸金的成都中心城区挤出这些地块用于健康绿道确实需要很大的决心,但这个决心下得非常值得。表面上看绿道建设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要政府投入大量经费,而从长远来看,这些绿道让成都变得更有活力也更加美丽,无论对市民健身还是城市形象的提升都有极大促进作用。毫不夸张地说,绿道建设是利在千秋。

  如今,健康绿道建设在我市各区(市)县已全面展开,成都市区绿道建设规划已经出台,而在双流、温江、青白江、龙泉驿、郫县等区县,各种风格各异、具有各自地方色彩和人文景观的绿道正让越来越多的健身群众乐在其中。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一些传统生活方式,让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

  全民健身锻炼篇

  3000步+3000步

  地铁时代 健身就是如此容易

  2010年9月,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地铁的开通,不仅改善了成都的交通,也在改变人们的日常健身方式,每天2-3公里健步走,正成为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

  大量市民爱上了2-3公里健步走的锻炼方式,这是一种适应外在环境变化的自然转变。随着地铁的开通,人们出行的方式也在逐步改变。很多以前出门靠打的或者开车的人,出于赶时间的需要,或是避免碰到交通堵塞,都选择改乘地铁。有的女性到市中心购物、逛街,也选择方便的地铁。不过为了坐地铁,他们往往要先走上20分钟左右到地铁站,出了地铁站还要走2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路程与行走的频率,与健步走大致相当。

  运动专家指出,每天走6000步,就能基本完成每天健身所需的运动量。而乘坐地铁上下班或者购物,中间行走的部分,其实就算完成了3000步,至于剩下的3000步,几乎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抽出时间来完成的。“饭后走上半小时,或者中午休息时间,到稍微远点的地方去吃饭,都可以走上3000步。”专家说。当然地铁的开通,对健身来说好处并不止于此。交通上的便利也缩短了去健身场馆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健身频率,拥有更好的健身状态。

  1小时+3公里

  金秋时节 大好季节勿忘健身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健身的最佳季节,不冷不热的气温,并不强烈的阳光,很适合各类人群进行健身。

  记者采访了运动专家,了解到了一些十月健身的注意事项。专家建议,平时很少健身的人,首先应该到专业体质检查机构进行检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同时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对自己的身体是否透支以及自己的健康状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秋季最好的健身方式究竟是什么?专家介绍,徒步走、登山、自行车、羽毛球等运动都适合在秋季开展,关键在于如何就近就便进行健身。家住一环路北一段的张先生在秋季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走路上班。夏天,因为气温高,张先生又怕热,因此虽然工作单位离家只有3公里的路程,他仍打的上下班,花费高不说偶尔走走路还虚汗直冒。进入10月后,张先生听从医生的建议,每天提前近一个小时出门走路上班,目前已经坚持了快一个月了。刚开始走的时候感觉有些吃不消,现在3公里走完一点问题都没有,身体也硬朗了一些。专家说,这就是适合他的健身方式。

  采访手记

  就算光着脚 也可以运动

  上周五,在“运动成都,活力双流”健康绿道健步走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上,所有接受采访的群众都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的运动健身条件太好了,让大家健身更有热情。同时他们又不无遗憾地说,体育公园绿道条件好是好,就是离市区稍微远了点,“如果再近点就好了。”显然,这是很多群众共同的心愿。

  对于这一愿望,无论是双流县体育局还是成都市体育局的领导都只能表示遗憾。实际上这本就是个无解的难题,远离市区环境必然好,距市区越近受限制越多,条件也相对更差。世上本没有那么多两全之事,包括接受采访的群众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过只是说说而已。不过这个“说说而已”的愿望却引申出一个话题:没有条件是不是就不用健身?

  回答自然应该是否定的。然而我确信,我们中的很多人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并未做到。全民健身工作喊了很多年,全民健身的报道也做了很多年,如果说过去困扰全民健身的是健身设施不足、运动场地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公共体育器械人为损坏严重等问题,那么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群众健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说得更明白一点,过去是缺少条件不健身,现在则是有了条件也不健身。

  必须承认,受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限制,成都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并不充足,但同样必须注意到,政府有关部门从未放弃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其中健康绿道工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政府部门在不遗余力地为市民健身创造最好条件,然而这种努力在很多人身上却并没有得到积极响应,不少市民仍然愿意把闲暇时间全部放在麻将桌、电脑桌上,却不愿在近在咫尺的健身器械上“浪费”精力。记者曾做过这方面的了解,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健身的市民理由都很雷同,不是没时间就是没精力,要不就是没条件,而实际上这些理由大多都不成立。

  常常有人说,外国人都喜欢运动,那么老外为什么喜欢运动?只因他们有这个条件吗?诚然,国外的公共体育设施更完善,但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国外的不少家庭有意把邮箱设在远离家门的地方,取邮件都靠自己跑步。而我们呢,快递送到家门口都懒得下楼去取,这样的人相信大家绝不陌生。妨碍运动健身的有客观条件问题,但这绝不是主要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一个意识问题。就像参加了创造千人赤足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香港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国晋所说:“每个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机会,哪怕你穷得连一双鞋都没有,光着脚也可以运动。”喜欢运动的人,走路也可以健身,不喜欢运动的人,条件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

  健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财富,有了健康才有幸福和尊严,这个道理很多人直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真正了解,却悔之已晚。根据国外权威机构测算,健身与医疗费用的投入比约为1∶8,也就是说健身投入1元钱,医疗费用就可以少支出8元钱。这个比例有多项数据支持,应该比较准确。其实,就算健身和医疗费用比例只有1∶1又怎样?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为不健身寻找各种借口,可是你能搪塞自己的身体多久?当你最终必须为自己的借口付出代价的时候,那种代价之高可能将超出你的想象。不要再为自己找借口了,去运动场上流点汗,去绿道上走一走,你会发现那是一种更精彩的生活。

  全民健身活动篇

  百村篮球赛 吸引超过10万青白江人

  2010年10月21日,“运动成都·动感篮球”青白江第二届百村篮球赛总决赛在攀成钢福康工人体育馆鸣金收兵,大弯街道石家碾社区和弥牟镇火星社区分获成年组冠亚军,至此第二届青白江百村篮球赛全部结束。

  青白江百村篮球赛,是成都市全民健身的一项特色活动,从去年举办开始就吸引了大量青白江人的关注。它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以村为单位进行组队。各村、街道、社区的参赛人员,既有初入门的篮球爱好者,也有一出手就显明星风范的业余高手。今年参赛的某高校篮球队主力,因为2.03米的身高,以及很高的得分率,就被大家戏称为“青白江的姚明”。

  当然既然是全民健身特色活动,仅仅有参与者是不够的。第二届百村篮球赛,历时3个多月,共进行了146场初赛,31场决赛,一共有1000多人次的乡村篮球爱好者参加了这项比赛,吸引到了超过10万人次的观众,平均每场比赛都会吸引到上百的篮球爱好者观看。在成年组决赛赛场,记者留心观察了周围的观众,他们评论起比赛时头头是道,与专业篮球评论员相比丝毫不逊色,说明通过两届篮球赛的成功举办,老百姓对篮球运动的了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上百场篮球比赛的举办,也通过在健身工程上开展体育活动,提高村民间团结互助和科学健身的意识。成都市体育局常年来,一直在为青白江各行政村(涉农社区)配送篮球器材,各乡镇(街道)比赛场地设施全部来自市体育局体彩公益金捐赠的“1+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个篮球架,2张乒乓球桌)。青白江区从2006年开始实施该项工程以来,已经在96个行政村建成了65个“1+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民健身工程的普及,让广大的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能充分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在农民健身工程上开展体育活动,也推动了体育工作城乡一体化的开展,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车迷健身节 正在发挥强大聚合效应

  2010年10月17日,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市直机关工委、温江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国·成都首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总决赛在温江区国色天乡隆重举行。

  成都首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于今年4月启动,共4站,分别在青白江区、都江堰市、双流县和温江区举行。比赛分家庭趣味组、个人组、女子大师赛、男子精英赛、自行车趣味体验组、小组赛、团体赛等20个组别,参赛队近50支,每站参赛人数都上千人,加上全国各地自行车俱乐部、自行车爱好者的加入,4站活动一共吸引了上万人参加,在成都掀起了自行车热。在现场记者甚至还见到了外国自行车爱好者报名参赛。美国人托尼就是其中之一,年近50的他穿着标准的自行车比赛服,胸前还挂着几个月大的宝宝,他笑着对记者说:“我们这次是全家总动员,能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参加比赛,感觉非常棒。下次比赛,我还要参加!”托尼参加的是家庭趣味组的比赛,来自资阳的“单车部落”7人组,则参加的是其他项目的比赛,虽然最终他们的最好成绩不过是单项第二,但是已经足够让他们兴奋了,比赛结束后他们在资阳当地的网站上发帖对夺得90组第二名的陈家鑫表示祝贺。

  据了解,成都有50万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自行车既是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又是很好的休闲健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工具。与以往大型健身活动常常被安排在市中心的大型广场或者体育场举行不同,首届成都自行车车迷健身节被安排在了4个区(市)县进行。对此,成都市体育局局长覃文林透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范围,让更多的成都人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来,充分体现了全域成都的特色。比赛的成功举办,也激发了主办方将比赛继续办下去的信心,覃文林说:“我相信通过中国·成都首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的举办,在实现以健康、快乐理念宣传成都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展示自行车运动所具有的‘运动性、时尚性、观赏性、参与性、环保性’的特点。自行车运动在今后的时间中,将会成为我市倡导绿色环保、健康时尚生活的重要载体。在不断提高我市竞技水平的同时,还会吸引更多的市民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使健身成为时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业余公开赛 奥运冠军教市民打排球

  “运动成都”2010年成都市业余排球公开赛上周日在西南交大体育馆进行了第二轮赛事,来自全市的16支业余排球队在这里展开角逐。业余排球公开赛作为成都市排球的传统赛事,迄今已连续举办了9届,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排球圈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本届赛事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以及奥运冠军陈静、前国家沙滩排球队队员迟蓉、左曼、前国青队队员李雯以及四川省男、女排的退役运动员共200余人参加,使比赛的精彩程度大大提高。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大多来自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虽然是业余赛事,但选手们普遍有一定排球基础,加上部分退役专业运动员助阵,比赛打得非常好看。市排协一位工作人员笑称,以前的比赛很多人只要发球过网就能得分,现在一般都能打上几个回合,“像那么回事了”。市排协主席徐远伦认为,这意味着成都市业余排球水平正在逐渐提升,而市排协在组织业余赛事时都是按照承办专业比赛的态度对待,比赛组织非常规范。2008年是成都排球年,成都市的业余排球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一直影响至今。通过市排协的各项活动,成都业余排球发展非常迅速。

  雅典奥运会冠军陈静是本次比赛的特邀运动员,陈静目前担任省排管中心副主任及四川女排领队,虽然工作繁忙,但她还是抽出时间参加了这次活动。陈静表示,自己从没参加过业余排球赛,没想到成都的业余队水平有这么高,让她颇为吃惊。她告诉记者,从专业队退役后自己今后也将更多地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为成都业余排球运动贡献力量。或许她会发现,这将是一个比过去更加广阔的天地。

  体育舞蹈赛 巩固成都西部中心地位

  体育舞蹈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进入成都人的生活,第二届西部中心城市体育舞蹈公开赛本月在成都举行,一场舞林盛会在蓉城上演。本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广西、云南、青海、重庆等省区市,以及四川省内包括绵阳、南充、遂宁、达州等10余个地级市的79支代表队近2000名体育舞蹈爱好者参加,参赛规模远超上一届,有力地证明了成都西部体育舞蹈中心城市的地位。

  今年8月,IDSF世界杯标准舞大赛在成都举行,成都成为继上海、深圳之后国内第三个举办世界大型体育舞蹈赛事的城市。时隔两月,第二届西部中心城市体育舞蹈公开赛又在成都揭幕,使成都体育舞蹈热潮再次升温。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也使成都举办大型体育舞蹈赛事的能力再次得到检验,为明年将在我市举行的IDSF世界杯拉丁舞大奖赛打下了良好基础。本届赛事将近2000人参加,是除IDSF世界杯之外成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届体育舞蹈赛事,比赛期间组委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比赛预计结束时间与实际结束时间只有半小时之差,如此精确的时间安排在历次比赛中颇为少见。市体育舞蹈协会主席闫小梅表示,今年以来成都举办了多次大型体育舞蹈比赛,也积累了宝贵的办赛经验。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体育舞蹈协会下属成员单位53个,个人会员数量突破1万人,全市常年参加体育舞蹈活动的爱好者数量至少在30万人以上。成都正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体育舞蹈的特点与其运动休闲、时尚健康的主题十分吻合。市体育局局长覃文林认为,体育舞蹈在全国发展需要在西部有一个有立足点,而成都有良好群众基础和组织大赛经验,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理应承担起这个责任。

  本版稿件由记者 胡锐凯 采写

  本版照片由记者 王若冰 摄

  

(责任编辑:李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