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孩子们在做顶球训练 CFP供图
中国女排如今已沦为世界二流
世锦赛上,中国男篮举步维艰
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男足根本不入流 昨日,当女排姑娘们在世锦赛上一鼓作气,砍瓜切菜般拿下东道主日本女排时,逆境中的中国女排再次奏响了拼搏到底的最强音。但在姑娘们又一次带给我们感动的时刻,不应忘了,这是一支 专业人口 基数在三大球中排位最低的项目,这个感动了整个中国的竞技项目正濒临“灭种”,又何止是中国女排,我们所有三大球项目早就荒漠化了。
专业人口 基数 女排170人 女足300人 女篮300人 男排400人 男篮2000人 男足10000人 不管中国女排在本届世锦赛上走多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4年奥运会冠军,2008年奥运会第三,现排名世界第三的中国女排,正在以超乎我们想像的速度加速下滑,下滑到在亚洲都难以称雄的程度。不管主帅俞觉敏多么忍辱负重,不管回归的老将周苏红多么老骥伏枥,对于中国女排下滑的颓势,谁都徒唤奈何。世锦赛后就是广州亚运会,中国女排夺冠的目标不变,但不管如何定位,中国女排已经不是从前的中国女排。不仅是女排,还包括我们的三大球。即将到来的亚运会,恐将首现三大球在亚洲的集体沦落。
惨淡现状 女排水平最高,人口最少 男足水平最差, 基数最大
世锦赛上,中国女排涉险晋级16强,过程如此艰难,令人匪夷所思,外界纷纷指责憨厚老实的主帅俞觉敏,不断问责排协不断换帅的瞎折腾。但排管中心主任徐利重压之下道出了一个万般无奈的真相,“没有办法,全国注册的排球专业选手只有170人,能够选的人才太窄。”是呀,的确没有办法,从区区170人中选出一支世界强队,无异于痴人说梦。难怪,在陈忠和之后主张队伍年轻化的蔡斌以惨败告终;难怪,王宝泉在女排主帅的位置上呆了半年就主动下课;难怪新帅俞觉敏在世锦赛上固执地起用老将;难怪在阔别国家队一年多,已经成了上班族的31岁的老将周苏红不得不驰援中国女排,一句话:如今的中国女排实在没几个人可用。
还有一个真相,说出来可能更恐怖。三大球中水平最高的中国女排,人才 基数是最低的,成绩最差的男足,人才 基数却是最高的。这是一个绝妙的反讽,在水平最高女排和最低的国足之间,容纳的是中国三大球运动人才基础的极度惨淡和结构的极度畸形。最新的数据显示,排球运动的 专业人口 基数为,女排170人,男排400人;篮球运动的 专业人口 基数,女篮300人,男篮2000人;足球的 专业人口 基数为,女足300人,男足10000人。眼下,无论是水平高的还是低的, 专业人口都在急速萎缩,尤其对那些专业选手只有寥寥几百人的女排、女篮和男排而言,甚至可以用“物种濒临灭绝”来比喻了。郎平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时,专业选手全国有二三千人,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足开展职业化前,全国专业选手高达65万人,中国女足也有5000人的专业选手。
黯淡前景 全面崩盘迹象已显现足篮排亚运会恐遭滑铁卢 三大球脆弱的人才基础,已无力支撑大场面了。在以往的亚运会上,除了男足,在其他三大男女项目中,中国军团呈现出绝对的优势,女排,男、女篮,女足在亚洲占据统治地位,男排也是冠军大热门。而今,这些整体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男、女足球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男足属世界二流,出征亚运会的国奥队更是青黄不接,选材面只有100人左右,这样的队伍能打出什么成绩可想而知。如今的女足也堕落到亚洲二流,目前朝鲜、日本和韩国已经排在中国女足前列。中国女足在亚运会上连力争奖牌的能力都不具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多次进入八强的中国男篮,自然是亚洲当然的霸主。但近几年,成绩开始下滑,去年丢了亚锦赛冠军,今年的世锦赛上凭借计算小分才勉强进入16强。本届亚运会上,已经没有绝对优势,再少了姚明和易建联的中国男篮究竟有多大夺冠的可能,前景实在不容乐观。中国女篮在一个多月前的世锦赛上打一场输一场,最终获第13名,殊不知,中国女篮是三大球中成绩仅次于女排的队伍,曾夺得世界亚军,多次进入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前6名,当年中国女篮还是一支世界强队时,也会输给日本和韩国。如今沦落到这般田地,想在亚运会上夺冠,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男排自北京奥运会后又开始原地踏步,在亚洲,中国男排勉强算是强队,但夺冠的概率不如日本和韩国。按说,中国女排是目前优势最明显的项目,但一年来,中国女排连续输给日本、泰国,在世锦赛上又输给8年来未曾输过的韩国队。广州亚运会上,中国女排可能是三大球中最大的“杯具”。
恶性根源 政绩驱使,锦标先行 三大球因此被边缘化 在今年8月的体育总局一次大会上,总局领导肖天曾经提出,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拿了那么多金牌,但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三大球项目却每况愈下。总局领导痛批三大球,体现了大众的呼声,但如何把三大球运动搞上去,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从目前看,因源于上世纪的职业化开展得并不成功,尤其是足球,因职业化造成的假赌黑泛滥,所谓拯救三大球的最大推手就是重回举国制时代。最明显的措施就是在全运会金牌设置上向三大球倾斜。
今年5月份,体育总局发出通知,“2013年第12届全运会足、篮、排球三大球男、女项目齐设青年组别赛事,各项目金牌计算数目同为24枚 (足、篮、排各项各组别前3名金牌数分别为3、2、1枚)。”这个决定被认为是激励各地重视三大球人才挖掘培养。其实,已经进行过的十一运会上,已经开始增设三大球项目的金牌了。但这种依靠锦标激励的办法并不能真正提高各地开展三大球的积极性。记者不久前在广州采访时,一名体育系统资深官员告诉记者,三大球的沦落就是锦标主义的恶果,如今依靠锦标刺激三大球振兴,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他说,全运会上的金牌就是各地体育官员的政绩。不管你增设多少枚金牌,也难以改变三大球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比如,举重和射击项目,只要大力培养几个尖子选手,项目设置的特点决定了,这几个人不仅可以拿单项金牌,还有总成绩金牌以及团队金牌,几个人就可能收获大把金牌。这一点,足球、篮球和排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因为你不可能给夺得冠军的三大球任何一个人项目的每一个人,一人算一枚金牌吧。地方官员一比较,自然还是倾向搞那些短平快的金牌项目。即使有的地方搞三大球,在政绩的驱使下,不惜大搞场外交易。比如在扫赌打黑过程中爆出的全运会假球现象。
举国制的基础是全国一盘棋,只有调动地方体育部门的积极性才能形成一盘棋局面,全运会的宗旨之一也是奥运练兵,一致对外。但当全运会的锦标与地方体育官员政绩挂钩后,中国竞技体育急功近利,完全陷入绩效主义的泥潭。在奥运战略下,三大球在地方越来越多的被边缘化,早就失去了举国制的基础。
寻找出路 “一刀切”死路一条 拯救三大球需要新思维 既然我们已经失去了三大球的举国制基础,也就不存在依靠举国制拯救三大球的可能性了。实际上,重提举国制本身,就暴露了体育决策层“一刀切”的僵化思维。三大球运动在中国并非没有出路可循。要根据各个项目的竞技内容及其社会特征对症下药,这样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首先,男足和男篮市场化程度高,应该积极推动职业化进程。但要解决政企不分,官办不分的行政权力干涉市场,操纵市场的顽症,而不是重回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其次,有些项目不适于市场化,比如三大球的女子项目和男排,世界上并没有通行的成功模式,只在个别有传统的国家有职业联赛。但可以走体教结合的模式,这方面市场化程度最高,最成熟的美国反倒是最成功的。美国的女子排球,女子篮球和男子排球,甚至他们并不热衷的男子足球等项目都依托于学校体制搭建起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形成了一个真正金字塔形人才培养机制。以女子足球为例,美国竟然有800万妇女喜爱足球运动,并参与这项运动,这其中绝大部分在学校内完成。美国的每所中小学,都有4块足球场。这一点,对于中国男、女排,女篮和女足运动尤其有借鉴意义。
自中国足球率先推行职业化后,三大球先后走向了市场,办起了各自的职业联赛。但女足、女篮和男排的职业联赛难以为继,有的俱乐部连每月1000元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与其这样,不如让这些难以进入市场的项目走进校园。尤其像女排、女篮和女足这样曾经为中国体育创造过无数辉煌,目前却濒临灭绝的项目,更应该依托教育重获新生。 本报记者 梁军
(责任编辑:zhang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