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它是中国唯一一个用花名命名的城市,一个四季如春的福地,以中国钢铁钒钛之都闻名于世。近年来,通过高速的城市发展,攀枝花正在以一个最有潜质的体育基地城市的形象亮相于世人面前。
筑巢 打造冬训的天堂
2010年1月,灿烂阳光下,攀枝花市金家村飞碟射击训练基地的训练场上空飞速掠过的黄色碟靶格外显眼——“砰!砰!”清脆的枪声中,碟靶在空中被准确击中,碎片四散落地。暖阳中,队员们一丝不苟地运枪、填弹、射击、退弹、换位,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
“选择攀枝花作为冬训训练基地,就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的飞碟射击大运动量训练。”在这里集训的国家飞碟射击队总教练孙盛伟深有感触。
因为有独特的阳光气候条件,攀枝花是理想的体育运动冬季训练基地。这里年均气温20.3摄氏度,全年无冬,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0摄氏度以上。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300至2700小时,素有“太阳城”的美称。当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攀枝花却是阳光普照、温暖如春。此外,攀枝花1000米以上的海拔,对提升运动员的心肺能力和运动成绩十分有利。因此可以说攀枝花是中国冬季体育运动训练效果最好的地方,是体育健儿冬训最理想的城市之一。
【延伸阅读】
近年来,借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东风,攀枝花抢抓机遇筑巢引凤,现拥有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国家级手曲棒垒球训练基地;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女子射箭冠军的张娟娟曾多次在此冬训的射击、射箭和飞碟训练基地。攀枝花市体育场、米易激流回旋场地、红格棒垒球训练基地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赛前备选训练场地。2009年,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红格训练基地也落户攀枝花。
点石成金 天然资源变体育产业
攀枝花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发体育旅游产业,把自然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开发了一系列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体育旅游项目。
漂流资源成健身营地——“金沙江国际漂流节”、“漂流大赛”、“休闲漂流”已经成为全市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每年吸引国内外众多漂流爱好者到攀枝花漂流。以“漂流、生态、环保”为主题的金沙滩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已成为集餐饮、度假、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随着连续四届“国际长江漂流节”的成功举办和三期工程的开发建设,基地形成了以漂流、攀岩、网球、篮球、沙滩排球、室外拓展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体育休闲基地,得到了海内外人士、漂流界人士、体育界专家的高度评价。2010年,该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民健身户外营地”。
皮划艇拉动主题旅游——米易县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已诞生了在我国第十届运动会上为四川省代表团夺得第一枚金牌的冠军选手。米易县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建成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川省青少年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和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精英赛等赛事。而且成功地以体育产业带动旅游业,推出“阳光、休闲、运动”的主题旅游路线,极大地推动了米易县城市品位,人居环境,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米易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推动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现在,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其他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在基地旁边,利用城区安宁河流域段,通过筑坝方式,已形成一个宽60余米、长近3000米的静水人工湖面,被称为“迷易湖”,既是群众休闲运动、全民健身的地方,也是一个很好的赛艇、皮划艇静水训练场地。2007年,已成功举办了首届米易“迷易”龙舟节活动,目前,正努力将此赛事打造成攀枝花的传统社会体育项目。
【延伸阅读】
盐边县的国家级棒垒球竞训基地,红格镇的山地自行车专用赛道,西区的国家级飞碟训练基地,仁和区的国家射箭训练基地等,都已经建设完毕并已接待了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工作。目前,长漂、风筝、沙滩排球、山地自行车、皮划艇基地已成为攀枝花市体育战线上的一片亮点。
大事记
2005年1月,总投资6000万元的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一期工程,在米易县竣工投入使用。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2008年入选北京奥运会赛前训练场地,已先后接待了国家队和12支省级运动队共260余人次入驻冬训。今年正式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四川米易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并将于明年12月举办2011年亚洲区皮划艇激流回旋奥运资格选拔赛暨亚洲锦标赛。
2006年12月,占地22亩、总投资150万元的中国射箭队冬训基地在攀枝花仁和区建成投入使用。包括国家队以及辽宁、吉林等5支省队的160人纷纷前来。
2007年1月,中国·攀枝花国家级手曲棒垒球竞训基地一期工程在盐边县红格镇建成并具备了训练条件。现已成为中国垒球队主要集训基地之一。
2009年7月总投资2亿元的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攀枝花红格训练基地落户盐边县红格镇。建成后将拥有标准田径场1座、足球练习场2座、篮球场2片、网球场2片、室内运动馆1万平方米、培训中心等。改造棒球场1座、垒球场1座、击打笼1个和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员公寓。
攀枝花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乡村全覆盖
“昂首挺胸视前方,双脚移动把腰扭,调整呼吸重节奏,有氧运动好处多……”每天清晨或傍晚,攀枝花盐边县红格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数十名村民在社会体育辅导员的指导下,跑步、打球……身心皆得益,人人共其乐。这也是攀枝花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2006年6月四川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攀枝花市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摆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市上下形成“以市政府为主导,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乡镇政府联动,村社干部密切配合,农民群众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过程中,攀枝花市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补助、统一验收”,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业主负责、资金配套、分段拨付、项目代建制”的原则,在全市44个乡镇各新建一栋400平方米的综合文体楼 (包括15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室、50平方米的广播电视室、12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80平方米的科普及其他用途活动室)和3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在353个行政村各新建一栋17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1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所(包括1个篮球场、2张乒乓球台以及党务、村务公开栏等)。2010年6月,攀枝花市成为了四川省第一个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均建成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市州。
在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同时,攀枝花市体育局注重抓好培训,搞好活动,不断探索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扎实抓好农村体育骨干培训工作。攀枝花市在加快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同时,不断加大农村体育骨干培训力度,如在每年举行的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注重扩大农村体育骨干培训比例,涉及健身球操、健身腰鼓、健身秧歌、篮球等近10个专业。二是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紧紧抓住农闲时间和传统节假日,充分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设施,从不同人群健身特点和需求出发,组织开展农民健身秧歌、健身气功等群众喜闻乐见、小型多样、易于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充分体现了乡土特色和民族特点。2009年,举办了全市农村篮球比赛,全市行政村和乡镇参加率达100%。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的参与,攀枝花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要把此项赛事打造为传统体育赛事,还要使之成为农民朋友的体育节日。
随着乡镇、村社群众体育活动频繁开展,攀枝花市的农村体育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农村体育人口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截至2010年,攀枝花市拥有 “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3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个;“省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个,“省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14个。其中,“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连续获得全国、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称号。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人口达到46%。
(责任编辑:李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