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2004年雅典奥运会 > 中国军团 > 中国女排夺冠 > 热门评论

总结会透露伤病 女排何时告别“轻伤不下火线”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0年12月08日12:49
王一梅疗伤。
王一梅疗伤。

  新赛季女排联赛即将开始,即将归队参赛的中国女排队员在解散之前进行了一次年终总结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总结本身,而是会上透露出的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病信息——

  队长魏秋月一年来受腿伤和阑尾炎的困扰(亚运会后接受阑尾手术,昨天刚刚出院),在炎症复发的情况下,上午打针治疗,下午和晚上还坚持亚运会比赛;王一梅今年遭受伤病困扰,不但左脚踝有伤,腰和膝也有问题,亚运会期间甚至一度靠轮椅代步;张娴年初遭遇颈椎伤病困扰甚至一度想退役,最终咬牙坚持到亚运会结束;薛明今年膝伤严重,在手指骨裂的情况下帮助球队拼下亚运金牌;周苏红、马蕴雯、李娟也都有伤在身……赛场上,女排姑娘们关节处厚厚的绷带人们早已司空见惯,成为一道刺眼的景观。伤病就像女排的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引爆。

  这么多年来,我们听到了太多太多的“轻伤不下火线”、“打不死”、“不放弃”……这些感人故事在彰显女排精神的同时,也暴露了人才匮乏的无奈。只是人们也有不解:女排姑娘为何如此容易“受伤”?

  有伤病就要休养,带伤上阵只会适得其反,这是常识。中国女排为何违背常识?与其说是人才缺乏年轻队员难以担纲,倒不如说是太过渴求成绩看重金牌的心态在作祟。违背常识的结果是伤病的加剧甚至危及运动生涯,“玻璃美人”赵蕊蕊和新人惠若琪就是这样的牺牲品。前者已经早早退役,同样因为轻伤不下火线导致受伤的惠若琪,连续缺阵世锦赛和亚运会,何时复出尚未可知。

  一直以来,身背五连冠光环的中国女排凡比赛都有成绩指标。毋庸讳言,球队的成绩压力和官员的政绩冲动是主因。在部门媒体和球迷眼中,中国女排还是一支“输不起”的球队。输球似乎就意味着女排精神的丧失,意味着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领导对不起球迷,挨骂正常,下课也不稀奇,女排之累可见一斑。

  密集的赛事使队员疲于奔命毫无喘息之机,受伤在所难免。由于不能输球,主力球员带伤上阵,替补却鲜有上场机会,一定程度造成中国女排人才断档。就连排管中心主任徐利也承认任务过重一定程度造成了队员的伤病过多。轻伤不下火线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讽刺。

  伤兵满营也有训练方式的问题。五连冠时期的中国女排,队员们每天在“哪有快乐可言,每天练得恨不得钻到地板下面”(孙晋芳语)的训练中挑战身体极限,一天三练四练,每天八九个小时,练到吐练到动弹不得为止。五连冠的后果和代价就是几乎每个队员身上的严重伤病。相比每天训练三四个小时、带伤上阵几无可能的欧美球队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上世纪6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大松博文“魔鬼训练法”,成就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和女排精神,也让姑娘们很“受伤”。郎平25岁就退役,膝关节前后进行过多达8次手术,此外还有颈椎等手术,全部加起来手术次数超过10次!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训练模式已经被打上一个大问号。如果过度训练,动辄导致受伤甚至影响运动寿命乃至今后的生活质量!这样的训练显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女排精神”固然伟大,但“魔鬼训练”、带伤上阵等方式大有可商榷之处。

  这种不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也在青训体系中普遍存在。为了完成任务早出成绩,基层教练员的盲目上运动量几乎到了“不道德”的程度,很多好苗子被练“伤”甚至被练“废”,揠苗助长令人痛心。

  亚运三连冠的刘翔,每天训练三个小时照样成为一流高手,米卢的快乐足球也能帮助中国足球唯一一次跻身世界杯。看来,科学训练才是王道。受伤的女排姑娘会得到足够休养生息,常年累积的伤病会得到很好恢复调整吗?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改变的迹象。

  本报记者 高 伟

  
(责任编辑:蓝色月光)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