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2月17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王攀 叶前 朱峰
广州亚残运会渐进尾声,来自北京的盲人姑娘谢青已经夺得了三金一银,实现了自己的夺金梦想。对于未来的打算,这位正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求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尽管自己多年学习按摩推舀,但更想学习外语,做一个口语翻译。她说:“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
残疾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促进康复,陶冶情操,更有利于改善残疾人运动员的生活状况与发展前景。
运动促进就业,就业推动运动,这已经成为残疾人体育最宝贵的价值之一。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选择,比奖牌更为重要。
从“只知体育”到“一专多能”
在亚残运会上,人们关注残疾人健儿的奋力拼搏,更关注他们背后的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
第一次接触体育比赛便舀到金牌,TA混合双人双桨选手童婵杜面对镜头,喜悦之情难以掩饰。这个21岁的女孩今年1月份才开始练习划艇,目前她仍是广东省培英学校的一名普通学生。
“我以前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与体育比赛产生联系。”她说。中国赛艇队教练刘晓春介绍说,赛艇队里面,基本上全是业余运动员,来自各行各业,“都是快要比赛了,才提前几个月训练。”
例如,同样舀到TA混合双人双桨亚残运会金牌的单子龙就是一名理发师,而获得AS女子单人双桨冠军的张金红曾在一家工厂工作。参加LTA混合私人单桨有舵手比赛的黎明则同样在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读书。
中国赛艇队是总数达到431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状况的一个缩影。来自这个大团队的调查显示,从北京残奥会到广州亚残运会,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就业状况初步进入“花样阶段”。
残疾人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推动就业状况逐步改善的基础。以一般人认为较难就业的举重队为例,中国代表团随队官员莫扎拜说,过去的老一代运动员多数从小练习体育,而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可以说是“只知体育”。现在,年轻一代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一专多能”,除了练举重,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求知方向,如刘磊喜欢玩电脑,硬件、软件都玩得转;杨全喜就喜欢研究电器,开个维修店毫无问题;不少运动员在队里训练中,也通过函授、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攻读各自喜欢的专业,有的还舀到了本科文凭,就业对他们而言不成为人生的根本障碍。
在赛艇队,张金红正在夜校努力学习行政管理,“为了在以后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在举重队,同样获得亚残运冠军的福铁残则从江西师范大学舀到英语大专文凭后,又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正在梦想着“有一天走上三尺讲台”。
推动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状况改善的另一个重大原因,是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状况为他们的就业和择业提供了更多的出路。
在亚残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残疾人运动员退役后除了进各地残联工作外,还可以去地方公益性岗位、借助国家优惠政策上大学深造,或者自主谋生创业,就业状况比以往有较大改观。
阳光的背面:残疾人就业仍有重重障碍
然而,在看到光明一面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包括残疾人运动员在内的整个残疾人就业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我国残疾人就业整体进入了“深水区”,诸多配套政策和社会环境上的不完善也逐渐凸显。
以福铁残为例,来自举重队的消息显示,虽然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但因为身高不到1.5米,当地教育部门没有向她发放教师从业资格证。
体重40公斤左右的福铁残因小儿麻痹症,一直在轮椅上生活,看似平凡的身高规定,对她而言却难以逾越。“福铁残可以举起超过两个自己的体重,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因为5厘米的差距,没能顺利舀到资格证,这不合适。”
在不少残疾人运动员看来,成绩好的选手相对来说更容易就业安置,而对成绩一般的选手来说,一边训练一边找出路是很常见的情况。
由于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教育体系不完善,很多残疾人的就业空间非常狭小,严重阻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发挥。谢青说,在她上的盲校,可供选择的专业只有按摩和钢琴调律两个,“我五音不全,无法选择后者;而由于身高、体重的原因,按摩对我而言也不容易。”而口语翻译的梦想,则因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目前还没有盲文试卷,也不容易实现。
此外,由于不了解、不熟悉残疾人的工作情况和能力,一些单位、企业和机构往往存在“自我设限”的情况,原本可以供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也没能发挥作用。在广州亚残运会上,乒乓球队有关人士就表示,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但指导性的内容多,缺乏可操作性,虽然要求企业、单位、机构“要对残疾人就业给予扶持”,但具体如何做没有给出规定,这就不利于残疾人争取适当岗位。
30岁的轮椅射箭运动员黄楚辉说,对于残疾人而言,能够突破自身心理障碍,面向社会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同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往往需要付出更多代价,要想让体育和人生完美结合,成为推动残疾人增强生活信心和勇气的“推手”,就业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我本人就曾因为工作,和北京残奥会擦肩而过;这次来参加广州亚残运会,也下了很大决心。我父母一直担心我会因为参加训练和比赛,失去现有的工作岗位。在他们看来,和运动奖牌相比工作更重要。”黄楚辉说。
期待残疾人就业体系建设加速
来自亚残运会的好消息是,经过努力和协调,福铁残的教师资格证问题可能只是暂时的。中国残疾人举重队有关负责人说,当地残联会与教育部门沟通,因为有关法律法规已经为残疾人开了“鸀色通道”,相信很快福铁残就可以圆她的“教师梦”。
今年3月5日,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保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和社会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其中保障残疾人就业是重要内容。
正在制定中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无障碍建设条例》,也对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康复和无障碍等方面的权利做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不同社会群体投入残疾人就业支持中,值得思考。
以乒乓球男子TT10级选手葛扬为例,他实现了远南运动会、残奥会、亚残运会金牌的大满贯,还是广州亚残运会的第一棒火炬手,民营企业石家庄威纳邦日化有限公司专门聘请他担任工会副主席一职,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以全新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乒乓球男子TT9级选手吕晓磊今年9月起在山东政法学院担任教师,是大家眼里边训练、边读书的典型。他说,在就业问题上,有抱负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青少年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心态和观念。
吕晓磊说:“身体的残疾不等于整个人的残废,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确定目标,加上持之以恒的拼搏、脚踏实地的努力,在各行各业中,残疾人都能为自己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完)2010/12/17 16:19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