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功夫频道|武术|散打 > 功夫产业

武举出在徐家行 嘉定建造全国首家武科举博物馆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1年02月28日09:36
嘉定区徐行镇至今仍有许多人喜爱习武  郭新洋
嘉定区徐行镇至今仍有许多人喜爱习武 郭新洋

嘉定武科举博物馆已被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  郭新洋
嘉定武科举博物馆已被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 郭新洋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文

  嘉定传统体育以武术、棋类为主。历史上,就有“武举出在徐家行”一说。1998年,喜欢武术的嘉定民营企业家徐根明在徐行镇(古称徐家行)投资建造嘉定武术馆,曾被称誉一时。是年9月,嘉定武术学校建立。今年,在徐行镇党委、政府和中国武术博物馆的支持下,嘉定武校又开创并完成了全国首家武科举博物馆。现在,该馆一期工程已被市委宣传部等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昨日,本报记者前往坐落在嘉定徐行镇的武科举博物馆,先睹为快。

清朝时期武士用弓  郭新洋
清朝时期武士用弓 郭新洋

  武举制度 图文详解

  武科举,是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始创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前后延续了1200年。

  武科举,相对文科,也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取士之方,文武并用”的一个渠道。其实,过去文武并非截然分开。我国历代有许多大文豪、大诗人,如李白、苏东坡、陆游等就是文武兼擅抑或两者皆会。至于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既是率军打仗之统帅,又是文章流传千古之高手。走进馆内:图片、文字解说和实物展示,记载了我国古代从唐、宋、明、清,中间除了元朝阙如之外的武科举制度。

  据当地史料载;嘉定古时多有村、乡、县层层武术比赛,其中佼佼者可以获得武师称号,那得经过村、乡乃至县上的老资格武师认可,才能在村中教拳。

  徐行人氏杜福良是清末武秀才,他在胡家厅(现为钱桥村)设习武场所,四方好武者云集于此。据传杜福良在武科举乡试中一举中的后,从嘉定出发,到徐行、过新木桥、再到胡家厅,一路上,金锣大鸣,煞是热闹。

《武经汇解》是珍贵的馆藏  郭新洋
《武经汇解》是珍贵的馆藏 郭新洋

  《武经汇解》弥足珍贵

  一本清代的《武经汇解》,陈列于橱窗内。嘉定武术学校校长傅建清介绍:这是从拍卖行里拍来的,是过去武科举考试之人必读之书。记者在这本弥足珍贵的《武经汇解》前驻足浏览:“射法引端——夫射之道,若大路然。入路自有次序。得其路而由之。始而入门。既而升堂,又既而入室。计日可到。”通俗易懂,文采可见。

  馆内有杜福良、孙元化的雕像,还有关于庄大囡、朱旦明等传说,这些都是徐家行(现为徐行镇)的民间侠士。

300公斤的“试力石”一般人难以撼动  郭新洋
300公斤的“试力石”一般人难以撼动 郭新洋

杨德明、杨嘉梁父子每天一起练石锁、石担  郭新洋
杨德明、杨嘉梁父子每天一起练石锁、石担 郭新洋

  崇尚武德 从不打人

  在武科举博物馆门前,杨德明、杨嘉梁父子玩起了石锁、石担。石锁曾是练习臂力、握力的器具,过去不唯乡间就是市区也多有可见。年过花甲的杨德明至今可以操弄石锁,21岁的杨嘉梁身高体瘦但是力气过人,举起150斤的石担尚且余勇可贾。

  在杜福良的家乡徐行小庙村,依然有许多人在练功夫。其中90岁老人钱南山,昨天下午一见面,他就叫出了记者的名字,虽然十五六年不见,只见他身体依然健硕,什么高血压、心脏病,一概没有。他的思路更是清晰,自述:十五岁到上海的米行学生意,有幸拜识了哈同花园的保镖、著名武术家任子敖,因为任子敖与另一位著名武术家王子平过从甚密,钱南山拜师是前者,但是后者也指点过他。老人三年前还天天练习铁砂掌,正、反、竖三下为一记,每天300记。他说:这个手掌打上去不得了。可是,老人一身好功夫,却从来没有打过一次架。他还说,我不打人只被别人打,那次叫朋友赵春华打过三拳,头也有点晕了,原来身高马大的赵春华年轻时也是练把子出身。

  从小庙村出来,天上下起了几滴小雨。嘉定已有科举博物馆,现在加上“武举博物馆”,两者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王燕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