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时尚潮流运动频道|时尚运动|健身|减肥|跑步|户外运动|极限|运动装备 > 健身频道|健身知识|健身减肥|健身装备|健身馆 > 健身资讯

校园体育引人担忧 群众健身意识何时自幼能养成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2011年04月02日16:15

  北京某路公共汽车上,两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乘车回家。一个急刹车,售票员提醒男孩扶好把手。其中一个抓得牢牢的,另一个险些摔倒。这时,前者“安慰”后者:“反正你有医疗保险,摔坏了也有人管。”

  在那样一个场合,这句带有玩笑意味的话,听起来有点像是挖苦。但男孩不经意间流露出,“医疗保险”已经在他心里占了一席之地。至少他知道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这种意识应是从小逐步养成的。

  发散性地想一想,如果他从小养成的诸多意识中,包含“终身体育”,那该是多么令人欣慰。

  青少年时期是为健康体魄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都不可或缺,特别是全国还有“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制度。虽然学校体育越来越红火,青少年参与健身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他们的自觉健身意识并未完全形成。

  所以,一旦寒暑假归来,体育老师们普遍头痛于如何让学生们恢复“元气”,因为很显然,假期里自觉锻炼的学生并不多。再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旦没了体育课,大多数都与健身“绝缘”。还有那些备战中考体育的学生们则是“负重”锻炼,中考结束后没有了硬性的要求,体育锻炼便可有可无。

  这些现象提醒着我们,青少年健身更多是“要我练”,而不是“我要练”。如果想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参与健身,唯有帮助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就比如一个人若从小在“低碳”的环境中长大,日后他必定是个“节约一族”。这就是一种从小养成的意识,“终身体育”意识亦应遵循如此轨迹。

  终身体育,顾名思义,是一辈子不离体育。从人生的起步阶段——婴幼儿时期就有意识地开始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热情,使之逐渐成为与生命相伴的生活习惯。早早开始,持续不停,时刻彰显“生命在于运动”。

  虽然这一名词在上世纪60年代才兴起,但世界上不少国家早就有了“终身体育”的行动,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如果有人从小不怎么运动,那一定是个“另类”。

  想要让青少年从小就有体育健身意识,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从学校角度讲,应把重视学生体育能力和兴趣培养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受益终身;从家长角度讲,不仅应大力支持、鼓励孩子们参与健身,最好还能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启蒙教练”。而教育、体育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开辟更广阔的沃土。如果青少年都能自觉锻炼,那么日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实现更大的腾飞,必将指日可待。

  希望不久后,本文开头的那个情节会变成——

  北京某路公共汽车上,两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乘车回家。一个急刹车,售票员提醒男孩扶好把手。其中一个抓得牢牢的,另一个险些摔倒。这时,前者“安慰”后者:“幸好没摔倒,要不待会怎么打球?”

  

(责任编辑:邓鑫鑫)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