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中超联赛 > 足坛扫赌|公安部掀足坛反赌风暴 > 扫赌最新动态

南京注册裁判缩水近半成 黑哨拖后腿无人肯入行

来源:龙虎网-南京日报
2011年04月15日09:04

  国际足联裁判员培训班正在上海开课,中国足协有关负责人此间表示,由于国内裁判的公众形象较差,目前足球裁判后备数量正急剧萎缩。“近年来,很少有人来主动报名参加我们开设的裁判培训班了。”南京市足协秘书长牛勇对此现象予以佐证,“我市目前仅有百余名注册业余足球裁判,和前些年相比少了近一半。”

  不少业内人士为此忧心忡忡“:未来谁还来当足球裁判?

  南京注册裁判“缩水”一半

  足球裁判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市足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只要身体素质良好,热爱足球,就可以报名参加市足协组织的裁判员培训班。培训合格后,就能拿到国家二级足球裁判证书,执法本市的少年比赛,接下来还可逐级申报国家一级裁判、国家级裁判和国际级裁判。

  即便如此,近年来却很少有市民主动报名做足球裁判。“前些年,足球运动开展红火的时候,南京注册的足球裁判接近两百人,但如今这个数字萎缩了近一半。”牛勇说,市足协只能在南京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中定向培养,确保省市级比赛时有足球裁判可用。

   各级裁判都有精神压力

  面对足球裁判人才日渐萎缩的尴尬,圈内人士忧心忡忡。“陆俊、黄俊杰等黑哨给足球裁判界抹了黑,这种负面影响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南京师范大学老师、原国际级助理裁判员周德铨说,“现在足球裁判的公众形象很糟糕,吹得不好是"黑哨",吹得好也会被说成"黑哨",这让很多人对做裁判望而却步。”

  上周南昌衡源主场对阵广州恒大的中超比赛中,现场主持人竟然呼吁球迷一起辱骂裁判。周德铨说:“面对这样的不信任感,每个现役足球裁判都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不只是执法国内顶级比赛的足球裁判,就连执法市级比赛的一二级裁判同样存在这样的精神压力。南京一名国家一级裁判告诉记者,他平时在外面都不告诉别人自己在业余时间会做足球裁判,“我执法一些少年足球比赛时,一些看球的家长都经常骂我"黑哨"。要不是真心喜欢足球,早就不干了。”

  形象待重塑

  业余足球应加快普及

  如何摆脱足球裁判数量萎缩的困境?业内人士认为,首先要重塑中国足球的形象,“中国足球的公众形象变好了,裁判的公信力才会提高,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德铨说,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加大业余足球的普及力度。

  牛勇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解释说:“业余足球越普及,热爱足球的群体就会更多,也会有更多人愿意做裁判员。”在日本,足球裁判人数达23万,这与该国业余足球广泛普及大有关系。“在日本,年满12岁的孩子就能通过培训注册裁判员,执法10岁以下的少年比赛。等他们成年时,已经有数百场比赛的经验,执法能力与心态都要好很多。”周德铨说。

  本报记者 朱永超

(责任编辑:王涛)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