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篮球 > NBA_搜狐 > NBA新闻

罗斯生于芝加哥最凶险之地 恐怖大片曾取景于此

来源:荆楚网-体育周报
2011年04月24日07:34


  体育周报讯 在芝加哥南部的英格伍德区,有一个穆雷公园,公园里有一个篮球场,已经废弃,一侧的篮架还算完好,另一侧的没有篮板,当然也没有篮筐,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铁柱子。

  这里,是德里克·罗斯开始打篮球的地方。

  当地人说,也许等罗斯拿了MVP,拿了总冠军,这个篮球场会翻修一下。

  说话的人当初没有多少底气,因为,就在去年十月底,当罗斯喊出“为什么我不能拿MVP”时,换来的还只是漠视甚至嘲笑。这个22岁的年轻人在前两季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速度和对篮筐的攻击力,足以进入新一代控卫佼佼者的行列,可他没有跳投,防守一般,在更衣室里也像个闷葫芦似的,谈不上什么领导力。

  但现在,公牛锁定了东部第一,无论是球场上还是更衣室里,罗斯都成为了这支球队当之无愧的领袖,史上最年轻的MVP,已经呼之欲出。

  那个篮球场的翻修,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罗斯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他出生时,大哥德维恩已经16岁,二哥雷吉14岁,三哥阿伦7岁。单身母亲布伦达照顾着罗斯的起居饮食,他的三个哥哥则负责他的学业、成长以及篮球。“妈妈对德里克十分严厉。她看着他去学校,让他做家务。”雷吉·罗斯说,“那时候,很多孩子喜欢在外面和朋友一起过夜,德里克从来没有,妈妈不让。”

  英格伍德是芝加哥最凶险的贫民区,恐怖片《亡灵凶杀》就在这儿取景。“这里的孩子13岁就辍学,一人一把枪,抠动扳机时,他们根本不在乎打中了谁。”这是罗斯自己的描述。

  在这样的环境中,雷吉·罗斯清楚地记得,好几名天赋卓越的少年篮球手早早就遭遇惨祸,有死于街头枪案的,有出车祸摔断了脖子的。“这些孩子前景远大,但一次错误就毁了一切。”雷吉·罗斯说,“所以,我们三个哥哥在德里克周围竖起了一道墙,保证他不会行差踏错。”

  雷吉自己也是个篮球高手,高中时年年都是学校的得分王。他充当了罗斯的启蒙教练,同时也是保护人。那时候,罗斯大概才八九岁,而他最小的哥哥也已经读高中。这种锻炼几乎给小罗斯带来了沉重的心理阴影。“德维恩的控球很棒,所以,我们就让德里克去抢他的球;我是个投手,就在他面前一边得分一边说垃圾话;阿伦很能蹦,就在他头上扣篮。”雷吉说,“我们一年又一年这样折磨他,感觉他把我们仨的强项都学了去,合为一体。”

  兄弟四人渐渐成为了穆雷公园的一景。“当时只有我和我的三个哥哥一起打球,跟我同龄的孩子都在旁边看,他们插不上手,只能给我加油。”罗斯一脸微笑地回忆说。

  罗斯迅速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小学5年级和6年级,他两次拿到芝加哥冠军,然后,他进入比斯利初中,在这里,他碰上了传奇教练托马斯·格林。这位教练执教30余年,学生中后来成为高中生、大学生球员的也不计其数,在这些弟子中间,罗斯无疑是最让格林自豪的一个。“在他读7年级、8年级的时候,已经有很多高中教练成天围着我,一场比赛一场比赛的看,还有一些是AAU(美国业余篮球)的教练,他们对罗斯充满了好奇:他下个动作会做什么?是传高球、还是一个75英尺的反弹球?他能防得对手得0分吗?”格林笑着回忆。

  罗斯给比斯利中学拿了两个冠军,其中的一个赛季全胜,2002-03赛季只输了一场。“他太有天赋了。”格林说,“极佳的控球技术,宽广的视野,愿意分享球权。每个人都愿意和他做队友,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控卫,没有半点自私。”

  格林的助手阿莱克斯·雷耶斯补充道:“只有一种情况罗斯会努力得分,那就是我们需要他得分来赢得比赛时。”对于罗斯现在的成就,格林没有丝毫惊异:“让我吃惊的只是,他真的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吗?这就像有人说"我和甘地做过同学,你呢?"有人拿罗斯和艾弗森、韦德相提并论过,但是和甘地?格林是第一个。他有着充分的理由:“他读8年级那年,我妻子过世了。我真的没想到,他和他母亲会来参加葬礼。他们住得很远,而我妻子的葬礼在11月的一天的晚上,没有汽车,天在下雨,很冷。可他们还是来了。”后来格林才知道,当时15岁的罗斯和他的母亲转了三次车,又步行了好几个街区,才来到举行葬礼的教堂。“家庭感、忠诚、球队意识。”格林说,“我不知道从技术层面上我对他究竟有多大帮助,我只是教他一些基本功、让他跑固定战术套路,而那件事让我觉得,我的所有心血都没有白费。”

  罗斯顺利地进入了高中。在他的主教练罗伯特·史密斯看来,这是一名几乎无可挑剔的控卫:准确而忠实地把教练的意图带到球场上,给所有队友创造机会,精准地把握节奏,只有一点:他太无私了,无私到忘了投篮。“我们后来制订了一条规矩,如果他一场比赛出手不到10次,赛后所有人都得跑圈。于是,后来每到比赛快结束时,就有人问,德里克投了多少次篮了?什么?不到10次?然后大家一起喊:德里克,你还差3次出手!”回忆起当年自己的绝招,史密斯还不由露出坏笑说。

  为了不拖累队友们跑圈,罗斯的出手次数开始有了起色,得分也节节攀高,高一时是场均19.5分,高二20.1分,高三25.2分。高二和高三两季,他的西米恩高中66胜6负,成为芝加哥第一支两连冠的球队。高三还没结束时,他决定加盟孟菲斯大学。

  “似乎每个教练都对我强调同一件事:打得更有侵略性一些。但我想的是,让队友们在球场上得到更多乐趣,我知道,我的篮球路还很长,而他们,恐怕在高中毕业以后就不会打篮球了。”罗斯说。

  直到今天,史密斯还能在罗斯身上看到当初西米恩时期的影子,比如,他太喜欢传球了,“有时候我不得不提醒他,你得等队友做好了准备再传球,要知道,你的节奏比队友快了三步。”但史密斯还是很欣慰地发现,在NBA,在职业篮球里面,像这样乐于传球的控卫,实在很受欢迎,“我还记得他为西米恩打的最后一场比赛,那是州冠军赛,他只得了2分,但送出8次助攻。他在赛后说:"我将去孟菲斯,然后是NBA,但我的队友们也许永远都打不了这种比赛了。我要把舞台让给他们。"每次想到自己教出了这样一名学生,我都很开心。”

  在孟菲斯大学,罗斯只待了10个月,却比十年还难熬。和以前他遇到过的所有教练不同,孟菲斯大学的主帅约翰·卡利帕里是个十足的暴君。“我的高中教练对我并不十分严厉,而约翰教练几乎是苛刻。”罗斯说,“他会扑在你脸上开骂,简直就要动手打人的架势。你可以看到他在比赛中一刻不停地咆哮,他可以在边线外跟着你跑,一路跑一路怒吼。”

  就是在这一声声吼叫中,罗斯带领孟菲斯大学打进了NCAA总决赛,距离总冠军只有几秒钟,要不是查尔莫斯投中了那个压哨三分球把比赛拖进加时的话。

  现在公牛的主教练泰伯杜有着和卡利帕里不相上下的严苛,唯一让罗斯可以喘口气的是,他会在比赛之后再来批评,批评起来也会照顾些面子,不像卡利帕里那么尖锐。对于泰伯杜的这种执教风格,罗斯几乎是持欢迎态度的。“有时候我也觉得教练太严厉了,但我从不让这种想法表露出来。”他说,“我需要这样的督促。”

  这就像罗斯小时候被三个哥哥打得屁滚尿流却还每天缠着要去穆雷公园一样。“我对他真的非常、非常严格,有时候他累了想休息一会,我不让。旁边的人都看不过眼,说,你们可是亲兄弟啊,干吗这么对他?”雷吉·罗斯说,“而现在,罗斯知道了我当初对他的期望。”

  无论雷吉当时的期望值有多高,现在也应该满意了吧。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罗斯。

  “我不会变。”罗斯说,“我妈妈让我明白,篮球只是一项运动,我不能因为自己会上篮就觉得高人一等。只要我开始夸夸其谈,她就会把我拉回来,绝不让我朝着那个方向走下去。”

  程 丹
(责任编辑:赵永杰)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