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16岁的少年,不远万里去意大利求发展,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呵呵,这是一种无奈的精神。
蒋东南投奔罗马俱乐部,最后结果姑且不论,整个过程,展现了一个标准的中国式青少年足球培养链:社会足校进行脱产式培养,然后通过几场比赛,让五花八门的教练挑选;挑中,可以继续用青春作赌注;挑不中,只能一无所长地进入残酷的社会。蒋东南运气好,碰到了谢晖,这条培养链又加上了凭借个人关系找归宿的一环。
蒋东南的尴尬,源于中国缺少可以展现青少年足球水平的舞台。不说欧洲,就说近邻日本和韩国。日本从小学开始就有全国范围的联赛,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足球天赋,教练和球探也可以充分观察,很少有“漏网之鱼”。如今在德甲很风光的香川真司,就是高二时在高中联赛被球探发现的。韩国也有成熟的大学生联赛和高中生联赛,有天分的学生球员都拥有一个展现才能的舞台。
蒋东南是幸运的,但他背后,又有多少练了多年、就因为一次或几次的“汇报演出”没被教练看中而告别足球的中国孩子?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何时能有成体系的联赛,给孩子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