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迪曼杯的争夺不仅靠场上队员进行实力对撞,更离不开场下教练们调兵遣将的智慧比拼。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哪些经典战役值得回味,又有哪些赛场战术可以点石成金?铺开这张苏杯兵法,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由于先进行小组循环赛再展开交叉淘汰赛的原因,当小组出线形势大局已定,一些球队为了能“挑选”淘汰赛对手、增加获胜砝码而会选择性地放弃接下来的小组赛。在苏杯22年的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
2003年,埃因霍温苏迪曼杯小组赛最后一轮,中韩两个老冤家相遇。面对中国队排出的最强阵容,韩国人选择了“放弃”。因为如果韩国队以小组第2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就可以与双打水平不及他们的丹麦队相遇而避开劲敌印尼队。结果韩国队如愿在半决赛中淘汰丹麦队与中国队会师决赛,并以最强阵容出战赢得冠军,打碎了中国队的五连冠梦想。
2005年,苏迪曼杯小组赛中国对阵印尼,印尼队也没有派出主力出战,男单领袖陶菲克和混双好手都被雪藏。原来当年的印尼队因为女线实力偏弱,既使拼下了小组第一,与另外一个小组的韩国或丹麦争夺决赛权也不占优势,因此采取了“保存实力”的下策。
除了意欲夺冠的劲旅,即便是 “弱旅”也会打小算盘,面对强手时选择“放水”。2007年小组赛,泰国对阵中国队时派出“全替补阵容”,而留着主力打英格兰队及马来西亚队。只是“保留实力”也未能带来生机,泰国队最后被迫降级。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