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冰雪 > 短道速滑动态

短道速滑新星范可新 修鞋匠的女儿滑破17岁天空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2011年05月24日12:08
                                         图为范可新夺冠后

  □ 孙晓梅 潘怀远 本报记者 杨啸

  2011年3月13日,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锦赛500米决赛。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范可新以44秒620的成绩夺得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500米冠军。

  翻开范可新的履历:范可新,17岁,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

  含辛茹苦 梦想伴随逆境

  七台河市第六小学对面悬挂着一张叫瘸哥修鞋铺的牌匾,顺阶而下,一个1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映入眼帘,这就是范可新的家,而且是租来的。室内很小,修鞋工具摆放得很整齐。一张大床摆在一角,使得这个房间更加拥挤。床的上面是层板铺,这是给范可新探亲准备的。

  范可新的父亲叫范士忠,母亲叫聂桂玲。提起范可新夺冠,他们都很兴奋,尘封的往事在泪花中回到眼前。范士忠夫妇早年在勃利县双河镇居住,患小儿麻痹的他和妻子结婚后靠修鞋维持生计。

  2000年,他们举家到七台河市铁西监狱附近开了一家修鞋铺。在不足6平方的小铁皮房里,他们一家修鞋、吃住都在里面。

  小可新从小就养成捡纸壳、塑料瓶的习惯。她和母亲去体育场跑步。说是锻炼,实际上也是为了捡垃圾。有一天,有位姓郭的邻居看见她们跑步就对聂桂玲说,你姑娘这么能跑,不如让她去练滑冰。

  后来可新见到滑冰教练马庆忠。“教练,学这个得收多少钱?”小可新问。“你好好学,我给你拿钱。”珍惜人才的马庆忠当即答复。

  小可新进了七台河速滑班。由于拿不出钱来买合脚的冰鞋,教练马庆忠给她准备了一套别人不用的冰刀、冰鞋。由于不合脚,小可新的脚磨破了,坏处冒出脓血。母亲一边揉血水,一边掉眼泪。

  过量的体能消耗,营养又跟不上去,小可新非常瘦弱。聂桂玲在鲜奶馆给孩子订了早餐。有一天,鲜奶馆没开业,聂桂玲去超市买面包,推碎门玻璃,赔了50元钱。虽说只有50元,可却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啊!“妈妈,您别上火,往后我不喝鲜奶了。”懂事的小可新安慰妈妈。

  一波三折 颗颗爱心涌动

  2005年7月,孟庆余教练到七台河选拔队员,小可新没过关,蹲在那里哭了,嘴里嘟囔:“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指定能过关。”看她不服输,孟庆余笑着说:“小可新,那你就再来一次。”她真的过关了。

  2006年,范可新被调到省体校冰雪分校。为供养可新,范士忠去外地打工,家庭的重担全压在聂桂玲的肩上。

  小可新的个子长得快,又到换冰鞋的时候了,拣别人的也得3000多元,而且还要交5000元的伙食费。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为贴补家用,可新的哥哥辍学回家开起港田。聂桂玲束手无策,有一天到景丰工商所办理年检,所长孙玲得知情况,立即发动员工捐款,自己拿出2000元钱。冰鞋钱解决了,伙食费呢?孙玲和爱人卜华再次伸出援助之手。

  可新渐渐滑出成绩,连续拿了几块金牌,引起省体工队乃至国家队的注意,最终调到省体工队。

  2008年冬运会,范可新失手了。体检后得知,她患了运动性贫血。这时,国家队下调名单中有了可新的名字。得知这一消息,范可新被击晕了,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让她继续滑冰了。

  “大哥,大嫂,你们别上火,先给孩子治病。”电话那头,教练马庆忠安慰着,随即联系哈医大二院,并拿出1万多元。

  马庆忠把可新接到家中,系统搭配饮食结构,帮助她恢复。半年后,可新又站在了冰场上。

  一战成名 新科冠军圆梦

  2011年3月13日,在英国谢菲尔德,范可新一战成名。

  “她的爆发素质,身体形态,肌肉感觉,动作频率都优于同龄运动员。”启蒙教练马庆忠说。有一次,范可新将胯关节摔坏了,仍一瘸一拐来了。马庆忠问她:“受伤了,你怎么还来训练?” “教练,我不能耽误。”

  如今,范可新已成为冰坛一颗耀眼的新星。索契冬奥会,她能否成为王濛第二,人们投去关注的目光。

  

(责任编辑:李凤阳)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