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足坛聚焦_中国足球

川渊三郎揭日足崛起奥秘 最看重青少年足球人口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07日13:55

  完备的青训体系助日本足球腾飞

  正在墨西哥举行的U17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上,日本队在1/4决赛中以2∶3负于夺冠大热门巴西队,止步四强,但这支青年军展现出的实力却震惊了世界,日本媒体已经给了这支青年队“钻石一代”的美名。

  U17男足的表现,是日本完备的青训体系的必然结果。队中23名球员,大部分来自J联赛的青年队,4名球员是普通的高中生,还有一人来自日本足协创办的精英足球学校,展示出培养足球人才的多条通道。

  川渊三郎说:“日本足球有多种培养人才的方式,J联赛俱乐部、学校俱乐部、民间俱乐部,渠道非常多样。足协会不断收集信息,加以整合。我们拥有一个国家训练中心,每隔一两个月,就把顶尖的青少年选手集合到一起进行训练和评估。”本田圭佑、中村俊辅等日本球星昔日在俱乐部青年队并不如意,没有进入职业队而转入了高中,但日本足协看到了他们的潜能,对他们的成长始终关注和掌握,最终,本田圭佑和中村俊辅都成为职业球员,并在球场上大放异彩。

  日本全国规模的青少年比赛非常多,全国少年足球大会从1977年起一直在举办。各地有几千个俱乐部进行地区预选,而且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比赛机会,比赛采用循环赛的方式。日本的全国高中锦标赛历史更为悠久,迄今已经举行了89届比赛,每年有4000所学校参加比赛。前四名将在孩子们心中的足球圣地——东京的国立体育竞技场进行比赛,决赛时的观众可以达到4万人。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却存在着很大误区。中国推行职业化后,推翻了自己原有的专业队青少年培训体系,后备力量的培养都交给了自负盈亏的俱乐部,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的断层。

  韦迪提到了不久前中国国奥队在伦敦奥运会预选赛失利的例子:“我们这些球员已经在中超、中甲赛场上能够作为主力上场了,却输给了阿曼队,这证明了什么问题?恰恰证明他们从小开始接触足球时,就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学习足球。这反映出中国青少年足球过去的训练体系、组织体系的急功近利,导致球员空有身体、空有体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个系统进行重新改造,让它重新回到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

  踌躇满志的川渊三郎已经对日本足球的未来做出展望:“日本男足的排名在2015年进入世界前十,足球人口增加到500万人;2050年之前主办世界杯并夺取世界冠军,足球人口达到1000万人。”川渊三郎说:“是孩子们的梦想,‘迫使’日本足球变得更加强大。”

  日本足球的成功,让韦迪深有感触,他最后说道:“如果说我们只关注职业联赛,关注国家队,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需要拿出更多精力来关注青少年。中国足协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修建更多孩子们身边的场地,建立起更多孩子们身边的球队,组织更多孩子们身边的比赛。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城市里每周都有比赛可踢,相信到那一天,中国足球腾飞可期。”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正坤)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