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圈的爱情越不职业 越不好找
首先不说从事哪项运动,在任何领域内从事任何工作的人,美女帅哥且情商正常的人自然是最好找。抛开外貌因素,在中国体坛,越职业的项目,越好找对象,比如足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员。
不是巧合,男足运动员恰好是平均相貌长得最好看,平均收入也比较高的运动人群。与身材高大的篮球运动员相比,足球运动员身高大多在1米7至1米9之间,这是中国男性最和谐的身高。在各种运动当中,似乎踢球的男人五官普遍不错,这也应该和足球运动员比较多有关,人多就概率大嘛,人类的平均外貌还是挺好看的。一位中超球员说过一句自恋的话:“我们有一种别人没有的感觉。”这话不可确究,但中国足球即使再臭,你也会觉得踢球的运动员有一种魅力,这完全是足球本身决定的。若论收入,现在中超一个刚出道的20岁左右的年轻球员一年下来能挣10万左右,在中国基本算中高收入。
有了外貌和钱途,剩下的问题就是择偶空间。1994职业联赛之后,男足明星的太太大多是美女,现在亦然,一个很普通的年轻球员,女朋友也能有几分姿色。这都是因为职业球员的生活跟正常人差不多,封闭训练那种生活越来越少。以前本土教练多,可能对生活管得比较严,随着洋帅越来越多,俱乐部管理理念渐渐跟国际接轨,很多球队现在是走训制。泡夜店多了,交际面广,粉丝多,踢球的帅哥自然容易找到心仪的对象。
男篮跟男足类似。CBA职业化程度仅次于中超中甲足球联赛,男篮球员过的也是正常生活。因为男篮球员一般都在1米9以上,他们对对象的身高有要求。而姑娘们对太高的男人,也不太感冒。相对来说,男篮的择偶面比男足稍窄。
俗话说“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只有娶不到媳妇的男人”。这话放在足球篮球领域刚好相反。就职业化程度而言,女足联赛还处于专业体制时代,而WCBA也远没有CBA体系成熟。女足运动员和女篮运动员,也有漂亮姑娘,但两者多多少少是“运动男子化”的受害者。现在的女足姑娘,渐渐懂得打扮,但她们在球场上给人的印象多于场下,户外暴晒,伤痕累累。女篮运动员,身高就是一大障碍,比她们更高的男人,基本是男篮队员,而很多男篮运动员不愿意找女篮队员。
男女排的情况,基本跟男女篮类似。女排队员的光环,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他们找对象的障碍。
三大球之外,乒羽处于半专业半职业状态。这两个项目比较特殊,在国内有很深的群众基础,而且运动员成绩往往比较出色,世界冠军随便拿。乒羽运动员找合适的对象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时间问题,国家队总有比赛任务,有人连结婚的时间都没有,而乒羽项目的领导一般比较高压。相对大球而言,这两个小球项目比较温柔。女运动员很容易嫁出去,比如龚智超张怡宁都是有好归宿的代表,而男运动员大多有钱而且长得还行,都不愁,马琳连离婚都不愁。
热门项目,市场化程度高,运动员跟外界的接触比较多。一些专业体制色彩很强的运动,不那么容易找对象,比如重竞技,柔道摔跤举重。这些运动员注重力量之美,身形大多粗壮,跟大众审美有一定差异。这些项目市场化程度低,不是巧合。
最难的,可能是那些长期在偏远地区集训的项目。比如赛艇,上文所讲的许亚萍就是这种代表。这种项目,在周围荒无人烟的湖区集训几个月是常有的事。封闭的生活不是正常的生活,选择空间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
总体而言,长得好,从事的项目市场化程度高,收入高,交际面广,这样的运动员最好择偶。不排除有这样的现象,比如玩冰壶的姑娘很容就找到了好老公,但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四个条件是一脉相承,而不是分裂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谁从事什么项目,是一种“天然分配”。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