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让我炫耀让我忧
文/棋哥
关于乒乓球与围棋的电视转播争论,我是义无反顾支持聂卫平(微博)!哪怕面对有二十多年交情的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都要博客、围脖、专栏一同上战场。这就叫“存在决定意识”,谁让组织上让咱推广今年11月在武汉举办的全国智力运动会呢?
中国乒乓球,曾经让我炫耀过40年。正是因为爱好乒乓球,才延伸到热爱体育运动。尽管现在的乒乓球已横扫全球,但你瞧运动员那满脸的深沉,似乎找不到快乐了。
最早接触乒乓球运动,还是1971年4月在河北蔚县炮兵五七干校的草垛上,跟我爹一起从半导体里听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那痴迷,听完女子团体负于日本,再听男子团体5︰3击败日本。以致后来在农村场院里放映的黑白纪录片《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连看好几遍。尤其是庄则栋、梁戈亮与匈牙利约尼尔、克兰帕尔的男子双打决赛,惊心动魄,百看不厌。
可近十几年来的男子双打,我都不爱看了,技术含量太高,精彩纷呈太缺。
1972年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正赶上学校组织观看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那是第一次在现场观看国家最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刁文元的前冲弧旋(后来叫弧圈了),怎么就那么“转儿”,但当时愣有人说“前冲弧旋”比不上瑞典本格森的“磁性弧旋”。那年月我这心里还真是不服!以致在后来的第32届世乒赛男团输给瑞典后,才真的感觉到,制服欧洲弧旋球,才是中国乒乓球的致胜手段。
其实没过几天,郗恩庭就以左推右攻击败约翰森,拿下32届世乒赛的男单冠军。
尽管我们对提高乒乓球对敌斗争技术有过历史研究的基础,但如果把乒乓球训练弄得像杂技演员练功那般,似乎就失去了乒乓球运动的乐趣。某日看电视,瞧见国家队教练在训练中给乒乓球台子抹油,尤其是给准备迎击外国选手的队员球台抹油,我看这就有点戏过了。表面看是为了给选手接球增加难度,实际上却是违背乒乓球运动训练规律的蠢事。国际比赛球台都是统一的,您若是适应了抹油的球台那不适得其反吗?
作为一名当年在学校表现不错的红小兵,1973年有幸参加了亚非拉乒乓球赛的团体操表演。那一曲《银球飞舞花盛开》,至今歌词不忘。那个年月全中国的流行歌曲,基本就是“歌如潮,花如海,欢迎朋友四方来。银球万里传友谊,友谊花朵遍地开……”。很怀念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的时代,唱的乒乓球歌都很美。那首《友谊花开万里香》,更是成为我国外交场合欢迎各国首脑的迎宾歌曲:“美丽的鲜花在开放,在开放,朋友们来自远方,来自远方。非拉朋友手挽手,友谊的歌声传四方,传四方……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我总觉得那时乒乓球的歌美,运动员也美。起码我们在赛场上能看到林美群笑,看到郑怀颖笑,看到曹燕华笑,看到陈新华(微博)打佩尔森的皮笑肉不笑。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狂播的世乒赛,你们谁看到过运动员笑?尤其是女队员,一个个横眉冷对,怒目圆睁。再看发球、接发球时的特写镜头,那一脸的苦大仇深,气冲霄汉。这与当今的乒乓球歌曲,与那“乒乒乓乓,天下无双”无视对手的心态有关。我还真是不喜欢现在所谓的乒乓球歌词,什么“球台是我硝烟的战场,我猛挥手臂拍落一地的黄花……”。一点没有“小小银球传友谊”的美感,听着、看着都很累。
虽然很是喜欢看北京队丁宁(微博)的球,但听了她那句如《忐忑》般的歌词“我砍砍砍,但我女儿身精粹广纳,柔情未变……”。这叫什么歌词啊?不押韵、不提神、不贴切、不谦虚。其实并非大家不喜欢乒乓球,而实在是当我们为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战绩而炫耀的同时,却要为这些乒乓球“不顺口溜”文化而担忧。
对乒乓球的炫耀,不用说了。但对乒乓球运动的担忧,《乒乒乓乓,天下无双》已做了最全面的表达:“男子单打,女子独斗,对手实力很强。可惜对面是我,他们也得没辙。让我上场稀里哗啦,打他一个利落,送他回国好好体会,想赢还得琢磨……”什么词啊?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