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8月9日体育专电 题:少年足球忧思录
——谁来撑起中国足球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邓卫华 滕军伟 吴书光
为期一周的第九届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8日在烟台大学体育场落幕。小球员在场上享受足球快乐的同时,场下的教练员们却在为中国少年足球的前途与未来担忧: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谁来撑起中国足球的明天?
零星赛事凸显少年足球“乏人喝彩”现状
在国青队国少队无缘世青赛世少赛、奥运预选赛国奥队出局等等梦魇之后,第九届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依然吸引了来自国内16个城市的近40支队伍参加,参赛小球员近500人,足球本身的魅力可见一斑。邀请赛分为7岁、9岁和11岁三个年龄组,尽管年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差异较大,但孩子们在场上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却让人欣喜,其中也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小球员。
孩子们在场上踢得尽兴,场下热心足球的专业人士和教练们却并不轻松。记者观察到,尽管主办方在赛前已经通过媒体发布了消息,但比赛期间偌大的体育场看台上几乎没有观众,陪伴在场边的仅有几个家长和在校学生。孩子们在缺少外围激励和热情观众的情况下,享受着单纯的足球快乐。
然而,即使这种简单的爱好与快乐,下一年也许就没有了。11岁的辽宁省锦州市小球员王伟达告诉记者,以前妈妈很支持他踢足球,认为能锻炼身体,但过完暑假上五年级后,妈妈就不让他继续踢了,原因是作业太多了,没有时间练习。
中国少年足球“乏人喝彩”的另一大表现是地域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类似大连、青岛、上海等传统足球城市由于根基深厚,少儿足球发展相对较好,而其他多数地区发展则比较滞后。
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山东省内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城市只有青岛、济南、淄博、泰安等很少的几个城市,其特点是有专门的足球管理中心,传统学校较多,有专业教练员队伍,也有训练场地。而枣庄、临沂甚至威海等地则相对落后,有的甚至就没有足球队伍,当然就更谈不上组织正规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了。
本次邀请赛承办方烟台市少儿足球俱乐部的主任秦涛直言不讳:中国少儿足球水平近几年不进反退,少儿足球赛事难以为继。“报名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水平也整体下滑,社会对少儿足球明显关注不够”。
少年足球陷入“越踢越少”怪圈
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的烟台市,经济发展位居全国沿海城市前列,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和“篮球之乡”。烟台市少儿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6年,2001年至2005年达到顶峰,当时有六七百名孩子,36个学员基地,“孩子水平高,家长认可,社会赞助也多,曾获得全国业余俱乐部前三名,”秦涛仍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
然而,从2005年开始,烟台市少儿足球俱乐部开始走下坡路,目前只剩下200多个孩子和12个学员基地。
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校长董健也印证了踢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的现象。“鲁能足校建校至今,由最初鼎盛时的700多名学生,到现在只有不到300名学生,生源急剧下滑,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2009年,泰山足球学校成为国内首家被中国足协命名的“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培训基地”足球学校。即便如此,在招生过程中,董健也深深感受到近几年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招生选苗越来越困难。
董健认为,导致踢球的孩子数量减少的原因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校园足球的普及不够,青少年足球人口数量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不适应;二是家长培养孩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愿意把孩子送来踢足球的家长越来越少了。“职业联赛的负面影响,使许多家长由最初职业联赛开始时的狂热,转而产生对孩子从事足球运动的前途担忧,减少了对足球的热情,不希望孩子从事足球运动,从而导致可供选择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少”。
“在中国足球低迷的大背景下,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踢足球没有前途,对足球的认知度低,不愿意让孩子踢足球。即使参加了足球队,孩子周末还要参加英语班等各种培训,真正用来踢足球的时间很少,”锦州市小学足球联队、少儿足球队主教练付锦山说,“喜欢足球的孩子很多,但学习足球的孩子越来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
付锦山至今仍对一件事情记忆在心。他苦心寻访,从附近几所学校挑选了100个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孩子,想让他们业余时间踢足球,并给家长发了录取通知书,结果第二天来报到的孩子只有不到20人。练了一个多月后,又走了一批不能吃苦的,最后仅剩下6个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少儿足球俱乐部难以为继也就不奇怪了。秦涛说,烟台市原来有三个少儿足球俱乐部,现在只剩他一家还在坚持,这还是靠他自己开办的体育公司来补贴一部分。“很无奈,有时候很迷茫,全国很多同行都转行了,感觉看不到希望,只是靠对少儿足球的感情坚持着”。
如何撑起中国足球的明天
目前,中国少儿足球的训练活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俱乐部模式,另一种是以学校为单位的培训模式。
此次参赛的山西省孝义市青年路小学十分重视足球教育和训练。这所学校从8年前就开始推行足球教育,从2年级到6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组,利用早操和下午课间操时间训练。该校足球教练赵阳说,开始招生比较困难,几乎没有自愿参加的。第二年,孝义市出台政策,小孩在小学期间坚持踢足球,就能上全市最好的初中,上初中还得踢。很多家长让孩子报名,是为了能上个好初中。要不是有这个政策,球队根本招不到队员。“虽然学习足球的孩子多了,但这种激励政策能否坚持下去,我们心里也没底”。
正因为如此,这所小学仍然只是“少数中的特例”,这样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激励短期内难以全面推开。
秦涛说,他们举办比赛的目的,是让孩子喜欢足球,喜欢这种氛围,但这同样需要坚持,同时还需要财力的支持与政策的激励。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注,只有大家都来关注少年足球,为少年足球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中国足球的未来才有希望。
董健认为,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培育足球市场,扩大青少年足球人口。足球人口比例是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他建议,在普通中小学里,把足球列为体育课重要教学内容,配备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组建学校足球队,有条件的建设训练场地,经常性地开展各类、各级别青少年足球比赛活动。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赞助,多建设社会性、公益性的足球场地,给孩子们提供足球运动的场所。
另一方面,为发展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还应加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选拔、建立一支优秀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此外,在考虑足球运动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青少年个人今后生存发展的需求,只有坚持走“体教结合”的路子,才能解决球员的后顾之忧,青少年足球运动才能像日本、巴西等国一样得到普及。
教练付锦山的名片上印着这样一句话:少年足球强,则中国足球强。这种伟大的热忱和良好的愿望,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正如本届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开幕式上,一位参赛小球员在发言中说的那样:“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国人不再为中国足球而羞耻。”(完)2011/08/09 16:10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