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体育特招生不是特权一族 大运冠军军训中更投入

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2011年08月30日14:12

  他们是同学心目中的偶像,他们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但他们知道自己距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还差了很多,军训就是他们的起点——

参加军训,新科大运会冠军张静静(中)像模像样。 本报记者 时 敏摄
参加军训,新科大运会冠军张静静(中)像模像样。 本报记者 时 敏摄

 
      今天,他们就要“毕业”了,是要从军训班中毕业。天津理工大学有一支颇为特殊的军训队伍,他们是学校的体育特招生。这个28人的小团体,在天津理工大学的军训大军中并不起眼,但操场围栏外的一条庆贺标语倒是引来同学们的关注:跆拳道队真厉害,拿了三块金牌啊。事实上,在这支28人的军训队伍中有两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跆拳品势比赛的冠军,他们是朱宇祥和张静静。

  不一样的收获

  昨天15时,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特长班的学生在学校东门外操场边一处小广场上集合了,而此时其他队伍的同学已操练多时。“稍息、立正。”教导员石兵发出了口令,站在队伍第二列大排头的是朱宇祥,排尾站的就是张静静。与同队学员有些松垮的表现相比,他俩算得上是较为优秀了。

  “像什么样!”教导员发出了严厉的斥责。也许是斥责真的起到了作用,又或许是队员们看到其他队伍整齐划一的动作激发了斗志,队伍渐渐地整齐起来。

  “你们平时训练也挺苦挺累的,军训这点儿苦算不得什么吧?”记者问道。朱宇祥快言快语:“训练时的苦与累和这个可不一样,军训时不许迟到,站立、走步不能松松垮垮,也挺不容易。别看就这几天,但我们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通过军训,我们的组织纪律性更强了,时间观念更强了,团队精神也更强了。”

  心目中的偶像

  张冬、李洋是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学生,这次军训中,他们与两位大运会冠军在同一训练营。说起两位校友在大运会上的表现,张冬说:“其实我们挺崇拜他们的,平时看到他们认真刻苦地训练,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李洋也说:“能与他们在一个训练营,我们也感到荣幸。他们平日里训练刻苦,也乐于助人。有时我也想,什么时候也去练一练。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他们一样为学校、为国家争得什么荣誉,但至少可以强身健体嘛。”

  学校体育教学部主任苏长来这时也插话道:“从大运会回来后,我们在学校里挂起了标语。这几天我走在学校里,常常会听到学生们的赞美声。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是寻常事,但影响却很大。”

  特殊不能特别

  理工大管理学院有一个特殊的班级,他们是“特招生”,所以在普通学生里显得有些特殊。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出门训练比赛更是常事,比赛成绩好还会获得一些奖励……但这绝不是他们成为“特权生”的借口。

  “论高考成绩,他们比不过那些同学,学校内的文化课学习也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完整。”理工大体育教学部党总支书记马红健说,“不过我们学校对他们也是有要求的。进校的第一天,我们就告诉他们要先学会做学生,因为我们还有育人的大计。通过这几年的磨合,我们也算是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在已经毕业的特长生中,就有担任公司亚洲区总经理的人。我们的体育生有很多长处,他们性格更开朗,接受事物更快,心眼儿更活。但关键是不能让他们感到是特权一族,在学校里,他们的身份就是学生,而且还要比普通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你们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运会就夺得了冠军,有没有明星般的感觉?”记者问。“骄傲是有一点,但也只是夺金的那一刻。回到学校,我们就是学生,我们的特殊其实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文化水平差就要迎头赶上,这可能也是我们运动员学生特有的性格吧。”朱宇祥这样说,旁边的张静静听罢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路还很长,这条路不只是他们的运动生涯,更是他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王正坤)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