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揭秘中国孩子体质差原因 校长:宁坐死不让跑死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晨辉
2011年10月31日15:55
  在学校与家长的博弈间,学生的体育锻炼打了折扣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依据目前校责险的规定,学校很难做到让家长满意。

  在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学生体育阳光责任书上,不少家长在“对学生的锻炼有何建议”一栏中提到,“孩子还小,运动量要适当”,“请老师注意运动的强度,防止运动中受伤”,“一定要注意安全”等等。

  家长对安全的担心有一定的理由。从记者拿到的一份校责险代理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在学生伤害事故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该公司统计,仅学校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就有近60%与体育教学活动有关。然而,在这些伤害事故中,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校区家长委员会成员陈小静认为,校责险对他们的“保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陈小静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被保险人学生杜亩良(化名)在校园内清扫卫生分担区时,自行到单杠上玩耍,不小心从器械上跌落,造成左侧肱骨内侧髁骨骨折。杜亩良的母亲立即找到校方和保险公司,但因该事故不属于校方在组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过失,“校方责任险对本事故不予赔偿”。

  让杜亩良母亲不解的是:学生在非体育教学的学校运动中受伤,却只能由家长自己埋单。这样的话谁还敢让孩子在家外面锻炼?

  在校外发生的安全事故,校责险更是保不了。云南省大理市小学4年级学生黄希(化名)在校园外玩单杠时不慎左胳膊受伤,送往骨科医院治疗。保险公司很快就给了黄希家长回复,“因该事故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拒绝赔付。”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只好动用商业保险学生平安保险(以下简称“学平险”)来给事故埋单。

  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份学平险。陈小静说,由于孩子平时生大病的几率相对较小,运动伤害俨然成了家长找学平险要保金的头号原因。不过说到底,学平险终究是家长自己花钱买来的,把商业保险花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上感觉很不值当。因为在潜意识里家长仍认为体育锻炼是学校的事儿。

  就是在这种家长和学校博弈之间,学生的体育锻炼在校内打了折扣,在校外也变得畏手畏脚。白雪生不止一次对记者表示担忧,小时候不敢跳“山羊”,长大了更不敢跳了。

  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局工会常务副主席陈河彬对记者建议,如果有一种类似校责险的公益保险可以把保险范围扩大到包括学生在校外的体育运动,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不过,这样的做法还要考虑如何避免道德风险的问题:一旦家长自行带孩子出去游玩,途中受了伤反拿体育锻炼说事,这个建议仍然无法运行。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严国平)
 我来为新闻纠错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体育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