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在日本女排世界杯上表现稳定,取得了四胜一负的战绩,主教练俞觉敏带着一批年轻队员,战绩还算让人满意。其中,年仅22岁的副攻杨珺菁,不仅坐稳了主力位置,并且在多场比赛中出彩,让人眼前一亮。世界杯让杨珺菁一下子“走红”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在南京呆过9年,她的球技大幅增长的时光,全部在南京部队女排度过。“她对南京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感情。”杨珺菁的教练、前南京部队女排助理教练种玮感慨地说。昨天,快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种玮教练,听她讲述杨珺菁和南京的故事。
三级连跳
从“灰姑娘”到国家队主力
杨珺菁是谁?这个问题要放在半年前,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但现在,杨珺菁已经是俞觉敏麾下的一员虎将。本届女排世界杯,杨珺菁成为绝对主力,表现非常出色,成为这支新女排的一大惊喜。昨天,快报记者多方打听,才得知,杨珺菁竟然和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001年开始,杨珺菁就在南京部队女排训练,直到2010年球队解散。
“2010年9月,南京部队女排解散,对我的思想冲击很大,自己的理想顷刻间变得非常渺茫。当时我对于培养我这么多年的地方非常眷恋,真的舍不得离开南京,自己的心情很低落,很长时间都调整不好自己的心态。”在中国排协官网开设的“运动员园地”网页上,杨珺菁这样形容自己和南京的感情。
在南部女排,种玮是杨珺菁的教练。从刚进南部女排二队,到最后南部女排解散,两人一起度过了9年美好的时光。由于部队调整,解散女排,组建男篮,南部女排就这样结束了,种玮也退居二线。杨珺菁等14名排球运动员,被调到了八一队。“吃散伙饭的那个晚上,杨珺菁泪流不止,她说她忘不了我,忘不了南京。” 虽然难舍,但对于杨珺菁来说,加入八一女排,无疑提高了一个平台,受到了更多的关注。2011年4月1日,在八一队还没有打上主力的杨珺菁,竟然入选了俞觉敏的集训阵容,让人大跌眼镜。“入选的当天晚上,杨珺菁就打电话告诉我,一定要留下来。”种玮回忆道。最终,杨珺菁留在了“俞家军”的阵容中,完成了排球生涯的“三级连跳”。
两次退堂鼓
因为没球打差点复员
种玮说,在南京的9年时间,杨珺菁最大的收获,是性格上的完善。
“南京人性格大大咧咧的,很多事情烦不了,但只要办正事了,就会十分认真,杨珺菁的性格很像南京人。”在部队的几年时间,也锻炼了杨珺菁的吃苦能力,“她从一开始动不动就哭,到后来变成一个倔强的人,和这几年部队的锻炼不可分割。”
很难想象,如今叱咤风云的杨珺菁,曾经两次差点放弃排球生涯。“刚刚进南部的时候,她就将近1米8的个,条件很不错,但太娇气了,吃不了苦,动一下就哭,又因为年纪小,经常想家,没过几天,就要打退堂鼓。”种玮笑着回忆道。当时父母软磨硬泡,才把杨珺菁留下。虽然后来反反复复,但总算在南部扎了根。
后来,杨珺菁转到八一女排后,因为没有获得主力位置而心灰意冷。“她是年轻队员,八一队又有很多好手,她刚去,当然没有打上球。”种玮说,在南部,杨珺菁是绝对主力,这让杨珺菁心理落差很大,短时间里接受不了。“当时她就跟我打电话说‘如果打不上球,还不如复员回家呢!’我跟她说,要她忍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种玮打趣地说道:“好在当时自己极力劝止,要不然如今的中国女排就要损失一员大将了。”
半个南京人
她在南京生活了9年
杨珺菁出身于排球世家,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这让杨珺菁天生一副运动员的身材。家里对杨珺菁的支持,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在杨珺菁的河南老家,父亲专门腾出了一个小房间,里面是杨珺菁从小到大的运动服、奖状、奖牌。
“这么小的年纪,就被父母送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打球训练,实在难能可贵。”种玮清楚地记得,2001年11月15日,12岁半的杨珺菁被送入南京部队女排,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种玮告诉记者,杨珺菁天赋很好,但刚进队的时候一点苦都吃不了。“她的父母把她送到部队,一来让她学打球,更重要的是让她学做人。”进入南部女排后,种玮和杨珺菁成了知心朋友,两人结了忘年交,几乎无话不谈。
在南京呆了9年,杨珺菁俨然成了半个南京人。“她经常会随口说出一句南京话来,惹得大家发笑。”种玮说,杨珺菁最喜欢吃的是鸭血粉丝汤,每次回家,杨珺菁都会跟父母抱怨家里的菜口味太咸了。周末有空了,杨珺菁也会和队友结伴去新街口莱迪逛街购物,去万达影城看电影,去玄武湖中山陵看风景。
“她对南京非常有感情,毕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懂事,她所有关于成长的记忆,都在这里。”种玮回忆道,离开南京的那天,杨珺菁哭成了一个泪人。
在南京市中山东路331号南京军区体工大队大院的集体宿舍里,虽然已经没了女排队员,但那里却记录了杨珺菁成长的脚步。
链接
杨珺菁是个铁杆“果粉”
杨珺菁爱美,在中国女排出了名。没事的时候,她会叫上好友惠若琪,去逛街美甲,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她还非常喜欢自拍。有一次,她还因为染了头发,挨了教练的骂。
虽然很爱美,但杨珺菁最喜欢的是电子产品,她是个十足的果粉。“iPhone啊,iPad啊,她都有的,只要有什么新的苹果产品, 她都会第一时间去买的。”种玮说。家里对杨珺菁购买电子产品也不限制,基本上是“自挣自花,自由支配”的原则。“过去出去打比赛的时候,她就把这些东西都交给我,还会教我玩各种游戏呢,没人教她的,全是自学成才。”种玮说。
快报记者 唐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