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举重世锦赛,在中国队阵中,陆永是唯一一名奥运冠军。在85公斤级比赛中,他出现了5次试举失败的情况,最终仅获得抓举第5名,挺举和总成绩无成绩。出征之前,陆永信心满满,这次失败多少让外界感到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发挥失常?伦敦奥运会有什么目标?
■ 对话人物
陆永 生于1986年,中国男子举重队85公斤级运动员。1996年开始举重训练,2003年进入广西队,2005年进入国家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抓举180公斤、挺举214公斤、总成绩394公斤的成绩夺得金牌。他与龙清泉、张小平是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冠军中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运动员。
11月12日凌晨,法国巴黎,举重世锦赛男子85公斤级决赛,北京奥运会冠军陆永出场。抓举比赛,陆永第一把举起170公斤。随后两次抓举,他均未能举起175公斤。挺举比赛,陆永三次冲击205公斤均告失败。最终,陆永抓举排名第五,挺举和总成绩无成绩。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演砸,对于备战伦敦奥运会来说,或许是件好事。陆永说。
【谈世锦赛】
大赛演砸或有利备战伦敦
新京报:出征世锦赛前有什么目标?
陆永:来之前就是追求发挥出训练的成绩,通过比赛把身体状态调整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身体状态。毕竟奥运会也临近了,要把身心调整好。不过这个很难做到,所以我要学会在身体状态不好的情况下把比赛比好。
新京报:比赛中发挥失常,三次挺举都失败了。
陆永:其实我的体能还是不错的,抓举第一把感觉抓起来还是比较轻。后来两次175(公斤)都没抓起来,给自己很大压力,欲望太强烈,导致没能成功后心情很失落。后来在挺举比赛中,又兴奋不起来,一直念叨着为什么会失误。
新京报:这会影响之后的备战吗?
陆永:这是我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演砸,或许对备战奥运是件好事,回去后我会好好总结,以后如果在比赛开局不顺利的情况下,自己该怎么应对。
【谈奥运会】
卫冕85公斤级是全队的目标
新京报:你已经完成过大满贯,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陆永:我想挑战自己。男子举重队拿一届奥运会冠军的人有很多,但是能拿两届的男举只有占旭刚一个人。现在只有我一个大级别的,所以希望能完成卫冕。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和目标,也是我们全队的目标。
新京报:这一次备战与2008年奥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
陆永:其实从动力上看是差不多的。2008年的时候,我的动力是想当奥运冠军,最后通过团队合作,我达到了目标。现在呢,是我们全队都有一个目标,就是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国力量。因为一般概念上,大力士都是大级别的,很强壮,我想在中国不擅长的领域上,为这个目标挑战自身的极限。
新京报:压力会更大吗?
陆永:应该还是会更大一些的。第一届奥运会的时候,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上去比就完了。现在到了第二届了,自己年龄在增大,心理也开始成熟,平常想的东西就会多一点,心理上面就会有一些障碍,这次世锦赛也是这样。接下来我就要去克服这些困难。
新京报:中国男举在85公斤这个级别上只有你一个人。
陆永:的确,我这个级别国家队里没有对手一起竞争,训练的时候都是依靠自己。我只能调整自己,通常我会用自己的成绩挑战更大级别的成绩,这是我自我激励的方法。
【谈生活】
奥运会金牌换来新房新车
新京报:北京奥运会冠军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陆永:奥运冠军带来了很多改变,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客观存在的。在精神方面,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整个备战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很多挫折,但它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对人对事都不会再那么较真。
新京报:你刚才提到了物质方面的改变,具体说说。
陆永:物质肯定有了很大改变,我实话实说。家里面住上了新房子,能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一点一直是我的愿望。我自己这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吧,开上车了。
新京报:车是什么牌子的?
陆永:一辆迈腾。奥运会之前没有车,夺了奥运冠军后才开上的车。
新京报:你们明年将去伦敦训练。我之前也知道你一直在学英语,学得怎样了?
陆永:学也是慢慢来吧,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之前有一个80多岁的老师英语说得很好,他也是60岁才开始学的。他就说每天背一个单词,长时间下来挺好。我现在看英文大片时记一下。学英语更多的是需要一个氛围,靠自己比较困难,没有氛围就很难坚持下来。或许,我明年去伦敦可以教别人中文,不用学英文(笑)。
【谈责任】
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新京报:去年西南大旱时,你捐出了高阳世锦赛金牌。
陆永:那枚金牌挺重要的,是中国男举第一枚大级别的世锦赛金牌。因为之前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领导和教练每次开会都会提到“感恩”两个字。我们的成绩都是因为有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所以有了成绩我们也要回报社会。我们不能和大慈善家比,我们只是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新京报:这就是奥运冠军的责任感?
陆永:我觉得在社会需要你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要尽全力去做好。我不会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我做不到的还去做就没有意义了,但是能做的我们义不容辞。还有就是在比赛和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宾 实习生 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