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王守忻都坚持带着自己的学生练习拳击 |
和阿里交过手,是王守忻最值得骄傲的经历 |
每天上午9点半,北京体育大学的英东田径场上,一名精神矍铄的老人都会带着20多个年轻人练习拳击,虽然北京的冬日清晨很冷,但这没有阻碍他们练拳的激情。
这位老人就是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代拳王的王守忻。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接触拳击的人之一,王守忻曾获得4届全国比赛冠军。
今年,王守忻已经78岁,却依然不能割舍心中的拳击情缘。“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拳击了。”他对记者说。
老拳王·成就
半路出家 成为第一代拳王
王守忻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三十九中,因为小时候身体弱,由家长带着锻炼身体,逐渐爱上了体育运动。
“我小时候练过体操,当时和我们一起训练的还有一支拳击队。那时候正好有一部美国电影热播,叫《潇洒拳王》,看完那个,我就喜欢上了拳击。”王守忻说。
每次体操训练过后,王守忻就会来到拳击队,让别人教他几手。练习拳击后不久,新中国就开始筹备全国性的拳击比赛,王守忻在北京赛区和华北赛区的比赛中,全部夺冠。
1953年11月,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举办,拳击第一次在全国比赛中出现。
不过,就在那届比赛中,由于裁判员经验缺乏,广东队一名队员意外死亡,刚刚开展起来的拳击项目就此停顿。
直到1956年,国家重新恢复拳击比赛,在此后的3届全国比赛中,王守忻全部夺冠,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拳王。可惜1958年的全国比赛中,解放军队的一位队员又出现了意外,拳击比赛被迫停止,这一停就是21年。
老拳王·趣事
交手阿里 52岁又上拳台
1954年,王守忻考入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没有拳击比赛的日子里,王守忻就在学校学习和任教。
1979年,当时已经是世界拳王的阿里访华,虽然只在北京待了1天,但还是受到了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接见,当时邓小平说了一句话,给了中国拳击界很大的振奋。“这次你来北京时间太短,下次你来的时候,时间长一点,到其他地方走一走,带带徒弟。”邓小平说。
在此之前,拳击运动只能以民间比赛的形式存在,没有官方承认,邓小平说完这些话后,王守忻知道,中国拳击运动的春天要来了。
1985年,阿里二次访华,其中一站就是北京体育学院。
“当时他在学校和我的几个学生打了几场,我也和他交了手,”王守忻说,“阿里当时身体并不如我,我当时虽然也52岁了,他却已经有了帕金森病的苗头,但是面对我们的邀请,阿里还是上了拳台。”
“因为大家都是友谊性质的比赛,都是象征性在打一打,有时我一个闪躲后,阿里用左手把我后背向下一压,用右手拍我的屁股,逗得大家哄堂大笑。”王守忻笑着说。
进入拳坛60多年,在如今的中国拳击界,王守忻已经是泰斗级的人物。以中国拳击国家队为例,现拳击队总教练张传良,年岁要比他小了近20岁;女队教练员赵钰,则是王守忻当年在北体大的学生。 “现在的中国拳击界,几乎所有人都应该叫他王老师,他辈分很高。”赵钰说。
老拳王·现状
业余教学 希望更多人练习
现在,闲不下来的王守忻又收了20多个徒弟,每天上午9点半到11点半,他都会带着这些弟子进行拳击训练。
“他们这些人是真心喜欢拳击,大部分学员都是免费的,我也愿意带他们练练,自己也不用天天闲着了。”王守忻说。
不过,虽然拳击目前在中国发展良好,但在王守忻看来,这一项目还有提升的空间。
事实确实如此,在中国拳协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中,目前全国专业拳击运动员约3000人, 加上业余体校共万余人,与业余拳击的传统强国俄罗斯、古巴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针对“拳击比赛非常野蛮、血腥”这样的误解,王守忻也有很多话要说:“我以学习拳击55年来的亲身体会作担保,拳击绝对不是一项野蛮的运动!”
不过,王守忻也承认,要让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一点,还需要一个过程,急不来,“总的来看,拳击运动在中国,还是一直在往上走的,不过相比于欧美拳击运动的发展历史,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
老拳王·点评
看国家队 男队水平高女队很刻苦
虽然现在早已退休,王守忻老人仍对中国拳击的事情十分上心。
现在,王守忻就住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家属区里,而中国拳击队的一个基地,就建在北京体育大学校内。王守忻告 诉记者,“我偶尔也会去拳击馆看看他们训练,虽然我退休了,但我看到的训练,队员从精神面貌来讲,还是不错的,而且男队我们也有一两个世界级的运动员了。”
“邹市明(微博)拿到世界冠军,和他个人以及教练张传良的努力分不开,也和中国拳击几代人的努力息息相关。”王守忻说。
除了男拳,刚刚进入奥运会的女子拳击也是王守忻关注的重点,“我看过她们训练,中国女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真是比外国的运动员能吃苦,更顽强,而且掌握的技术也好。明年的伦敦奥运会,我也看好她们能为国争光。”
人物资料 王守忻
年龄:78岁
籍贯:北京
个人荣誉
1953年全国拳击比赛最轻量级(54公斤级)冠军
1956年全国拳击比赛最轻量级(54公斤级)冠军
1957年全国拳击比赛最轻量级(54公斤级)冠军
1958年全国拳击比赛最轻量级(54公斤级)冠军
本版文/记者 邵化谦 摄/记者 黑克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王守忻提供)